含“咋”的成語(6個)
本文整理了咋舌不下、瞪眼咋舌等含“咋”的成語6個,其中“咋”開頭的成語1個,“咋”在中間的成語5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咋”開頭的成語【第1句】:咋舌不下[zhà shé bù xià]
【解釋】咋舌:咬舌或忍住不言。形容不敢說話或說不出話來,極度悔恨或畏縮。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豈有知其無成,而但萎腲咋舌,叉手從族乎?”
“咋”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瞪眼咋舌[dèng yǎn zé shé]
【解釋】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同“瞪目結舌”。
【出處】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同“瞪目結舌”。
【第2句】:瞠目咋舌[chēng mù zé shé]
【解釋】瞠:瞪著眼睛。瞪眼伸出舌頭說不出話來。形容窘迫或驚呆的樣子。
【出處】清·和邦額《夜譚隨錄·馮勰》:“為述所遇于太守,太守瞠目咋舌者久之。”
【示例】當然,大家不管是誰挨罵,都只能瞠目咋舌。 ——王士美《鐵旋風》第一部第五章
【第3句】:鼓唇咋舌[gǔ chún zǎ shé]
【解釋】形容耍弄嘴皮進行挑撥煽動。同“鼓唇搖舌”。
【出處】清·錢泳《履園叢話·舊聞·席氏多賢》:“而胥吏衙役輩鼓唇咋舌,欲以罔利。”
【第4句】:搖首咋舌[yáo shǒu zhà shé]
【解釋】咋舌:說不出話。形容驚訝、害怕得說不出話來。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二十九:“轎夫抬起,打從舊路,直至園門首,依原不見一人。那些皂快,沒一個不搖首咋舌。”
【示例】莫說顧夫人是個女娘家,就險些兒嚇得死了;便是一家們在那里守尸的,那一個不搖首咋舌。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六
【第5句】:聞者咋舌[wén zhě zhà shé]
【解釋】聞:聽到;咋舌:咬住舌頭。聽到別人講的話,咬住自己的舌頭。形容聽到的人都震驚得不敢出聲。
【出處】《明史·盛寅傳》:“寅復吟唐人詩'長安有貧者,宜瑞不宜多’句,聞者咋舌。”
【示例】既而曰:“使后世或妄以許衡、劉因輩賢我,且死不瞑目矣!”聞者咋舌。 ——《清史稿·傅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