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噴”的成語(17個)
本文整理了噴薄欲出、含血噴人等含“噴”的成語17個,其中“噴”開頭的成語8個,“噴”在中間的成語9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噴”開頭的成語【第1句】:噴薄欲出[pēn bó yù chū]
【解釋】噴薄:涌起,上升的樣子;欲:將要。形容水涌起或太陽初升時涌上地平線的樣子。
【出處】唐·岑參《冬夜宿仙游寺南涼堂呈謙道人》:“亂流爭迅湍,噴薄如雷風。”
【示例】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2句】:噴云吐霧[pēn yún tǔ wù]
【解釋】噴吐出云霧來。
【出處】安正福《敵后插刀》:“炕上還斜躺著幾個,正在噴云吐霧抽大煙。”
【示例】他一抽煙就噴云吐霧。
【第3句】:噴血自污[pēn xuè zì wū]
【解釋】含血噴人,卻先污己口。比喻本欲惡毒地污蔑、攻擊他人,結果卻先害了自己。
【出處】明·張居正《答操江胡玉吾》:“窺竊虛名,而不自知先陷于大群之罪,所謂噴血以自污,求名而不得,可惡也,亦可哀也。”
【第4句】:噴云泄霧[pēn yún xiè wù]
【解釋】形容云靄繚繞山岳的景象。
【出處】唐·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噴云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
【示例】在讀書人的腦中,仿佛它真像是一個'天假神柄專其雄’的神物,時常在'噴云泄霧’。 ——郭沫若《洪波曲》第16章
【第5句】:噴唾成珠[pēn tuò chéng zhū]
【解釋】唾:唾沫。咳嗽出來的唾沫都化成了珍珠。形容博學多才,出口成章。
【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
【第6句】:噴珠噀玉[pēn zhū xùn yù]
【解釋】口中噴出珠玉。形容口齒伶俐,文辭優美。
【出處】元·姬翼《感皇恩》第九折:“滿酌流霞浩歌勸,噴珠噀玉,走鳳蟠蛟酬獻。”
【示例】大哥哥,枉可惜了你噴珠噀玉談天口。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二折
【第7句】:噴雨噓云[pēn yǔ xū yún]
【解釋】形容浪花水氣的飛濺散逸。
【出處】明·劉基《送陳庭學之成都衛照磨任》詩:“君不見岷山導戒南紀,噴雨噓云九千里,瞿唐劍閣鍵重關,錦城花繞成都市。”
【第8句】:噴珠吐玉[pēn zhū tǔ yù]
【解釋】嘴里噴吐出珍珠美玉。形容博學多才,出口成章。
【出處】明·羅貫中《粉妝樓》第十三回:“他的字跡真乃筆走龍蛇,好似鐘王妙楷;看他詩句,真乃噴珠吐玉,不殊曹謝豐采。”
【示例】他的文才很好,經常噴珠吐玉。
“噴”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含血噴人[hán xuè pēn rén]
【解釋】比喻捏造事實陷害別人。
【出處】宋·曉瑩《羅湖野錄》卷二:“含血噴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頭狂走。”
【示例】況且沒有把柄的事,給一個低三下四的奴才,含血噴人,自己倒站著聽風涼話兒! ——清·曾樸《孽海花》第十八回
【第2句】:吐鳳噴珠[tǔ fèng pēn zhū]
【解釋】形容詩文的華麗。
【出處】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雄著《太玄經》,夢吐鳳凰,集'玄’之上,頃而滅。”
【示例】眾仙老之詩,真個是吐鳳噴珠,游夏莫贊。厚愛高情,感之極矣。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六十四回
【第3句】:令人噴飯[lìng rén pēn fàn]
【解釋】形容事情或說話十分可笑。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禹筜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游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
【示例】百戲之類,件件都可解得睡魔,也可令人噴飯。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三回
【第4句】:一噴一醒[yī pēn yī xǐng]
【解釋】原指斗雞要用水噴,使之清醒后再斗。后比喻推動督促。
【出處】唐·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
【示例】又未幾而改命臣等九人,分道而出,一噴一醒,而終不能保其后之不瘺痹也。 ——明·張楝《陳邊事》
【第5句】:血口噴人[xuè kǒu pēn rén]
【解釋】比喻用惡毒的話污蔑或辱罵別人。
【出處】宋·曉瑩《羅湖野錄》卷二:“含血噴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頭狂走。”
【示例】她鎮靜起來,從炕上摸起一件上衣往身上披,用生硬的口吻說:“你別血口噴人!你,你不安好心……” ——馮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第6句】:欱野噴山[ē yě pēn shān]
【解釋】欱:吮進,吮吸;噴:吹氣。將原野吸進,把山岳吹動。比喻氣魄、聲勢極大。
【出處】漢·班固《東都賦》:“吐爓生風,欱野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