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孰”的成語(6個)
本文整理了“孰”在中間的成語6個。及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孰”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此而可忍,孰不可忍[cǐ ér kě rěn ,shú bù kě rěn]
【解釋】這個如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出處】《晉書·解系傳》:“[司馬倫]怒曰:'我于水中見蟹且惡之,況此人(解系)兄弟輕我邪!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第2句】:人孰無過[rén shú wú guò]
【解釋】孰:誰。一般人誰能沒有過失。舊時指一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出處】《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示例】人孰無過,但教改過便好了。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八十二回
【第3句】:是可忍,孰不可忍[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解釋】是:這個;孰:那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
【出處】《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示例】小小三島之國,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華古國,是可忍,孰不可忍? ——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三章
【第4句】:是可忍,孰不可容[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
【解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絕不能容忍。同“是可忍,孰不可忍”。
【出處】《梁書·元帝紀》:“畢、原、酆、郇,并離禍患,凡、蔣、邢、茅,皆伏鈇鑚,是是可忍也,孰不可容!”
【示例】況明皇舊宮,天井內地,跨連河北,脅倚山東,豈可行有匪坐為污俗,若是可忍,孰不可容? ——唐·鄭亞《唐丞太尉衛國公李德裕會昌一品制集序》
【第5句】:此而可忍,孰不可容[cǐ ér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
【解釋】此:這;孰:哪個;容:容忍。如果這能容忍,還有什么不能容忍的。
【出處】《南齊書·張敬兒傳》:“履霜于開運之辰,堅冰于嗣業之世,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第6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rén fēi shèng xián,shú néng wú guò]
【解釋】舊時指一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示例】你不必自責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