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質”的成語大全(55個)
小編為您整理了質疑辨惑、彬彬文質、蘭質蕙心等含“質”的成語55個,其中“質”開頭的10個,“質”結尾的24個,“質”在中間的21個,及其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質”開頭的成語
【第1句】:質疑辨惑[zhì yí biàn huò]
【解釋】指提出疑問,請人解答并加以研究、辨析。
【出處】明·朱衡《道南源委》卷三:“[張彥清]初從朱子游,得其大旨,后與李公呂質疑辨惑,造諧益深。”
【第2句】:質樸無華[zhì pǔ wú á]
【解釋】質樸:樸實;華:浮華。樸實而不浮夸。
【示例】可是他一招一式全是平平無奇,于質樸無華之中現極大能耐。(金庸《天龍八部》第二十回)
【第3句】:質非文是[zhì fēi wén shì]
【解釋】徒有華美的外表,而無相應的實質。
【出處】漢·揚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質非也……羊質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示例】質非文是終難久,脫冠還作扶犁叟。 ——宋·蘇軾《又一首答二猶子與王郎見和》
【第4句】:質傴影曲[zhì yǔ yǐng qū]
【解釋】身體傴僂影子也就彎曲。比喻有因必有果。
【出處】《太平廣記》卷第三百八十八引唐·李玫《纂異記·齊君房》:“質傴影曲,報應宜然。”
【第5句】:質木無文[zhì mù wú wén]
【解釋】指詩文質樸而少文采。也用以形容人品樸實無華。
【出處】南朝·梁·鐘嶸《詩品·總論》:“東京二百載中,惟班固《詠史》,質木無文。”
【第6句】:質直渾厚[zhì zhí hún hòu]
【解釋】質樸厚重。常用以形容詩文書畫的筆力、風格。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韓吏部下》:“語多質直渾厚,計應似其為人。”
【第7句】:質而不俚[zhì ér bù lǐ]
【解釋】質:樸素、單純。俚:粗俗。質樸而不粗俗。亦作“質而不野”。
【出處】《漢書·司馬遷傳贊》:“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示例】《孔雀東南飛》質而不俚,亂而能整,敘事如畫,敘情若訴,長篇之圣也。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二
【第8句】:質疑問難[zhì yí wèn nàn]
【解釋】質疑:請人解答疑難;癌難:對于疑問反復討論、分析或辯論。提出疑難,請教別人或一起討論。
【出處】《漢書·陳遵傳》:“竦居貧,無賓客,時有好事者從之質疑問事,論道經書而已。”
【示例】我們數學老師講課生動活潑,常常采用質疑問難和方法。
【第9句】:質而不野[zhì ér bù yě]
【解釋】質:樸素、單純。野:粗俗。質樸而不粗俗。同“質而不俚”。
【出處】《后漢書·班彪傳上》:“然善述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野,文質相稱,蓋良史之才也。”
【第10句】:質妻鬻子[zhì qī yù zǐ]
【解釋】質:抵押。因生活極端貧困而把妻子抵押,兒子出賣。
【出處】宋·陸子淵《與辛幼安書》:“隳家破產,質妻鬻子,僅以自免。”
“質”結尾的成語
【第1句】:彬彬文質[bīn bīn wén zhì]
【解釋】彬彬:配合諧調。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出處】明·胡文煥《群音類選·<繡襦記·催子趙試>》:“知本末,重綱常,彬彬文質好行藏。”
【第2句】:纖纖弱質[xiān xiān ruò zhì]
【解釋】纖纖:細巧。形容女子身材纖細,體質虛弱。
【出處】清·陳森《品花寶鑒》第六十回:“琴仙再看第六方仙女,纖纖弱質,□轅舞凌風,有掌上輕盈之態,頭上戴著金步搖,題曰:纖纖花史金仙。”
【第3句】:淑性茂質[shū xìng mào zhì]
【解釋】淑:和善;茂:美好。形容性情和善,品質美好。
【出處】唐·李朝威《柳毅傳》:“淑性茂質,為九煙所重。”
【第4句】:金相玉質[jīn xiàng yù zhì]
【解釋】金、玉:比喻美好;相:外貌;質:本質。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處】漢·王逸《<離騷>序》:“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者矣。”
【示例】左首八字,是'天上神仙,金相玉質’;右首八字,是'女中豪杰,說禮明詩’。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37回
【第5句】:舍文求質[shě wén qiú zhì]
【解釋】舍:舍棄;文:文采;質:樸實。形容不重文采,而求樸實。
【第6句】:金玉其質[jīn yù qí zhì]
【解釋】質:本質,品質。指人的品質高潔。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不惟金玉其質,亦且冰雪為心。”
【第7句】:天生麗質[tiān shēng lì zhì]
【解釋】天生:天然生成。麗質:美麗的姿容。形容女子嫵媚艷麗。
【出處】唐·白居易《長恨歌》:“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示例】蟬鬢攏云,蛾眉掃月,天生麗質難描。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相思》
【第8句】:蕙心蘭質[huì xīn lán zhì]
【解釋】蕙、蘭:都是香草名。蕙草樣的心地,蘭花似的本質。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
【出處】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賦》:“金聲玉韻,蕙心蘭質。”
【第9句】:蘭姿蕙質[lán zī huì zhì]
【解釋】姿:容貌,姿態;蕙:香草;蕙質:比喻美質。比喻女子聰慧美麗。
【出處】元·施君美《幽閨記·少不知愁》:“蘭姿蕙質,香肌稱羅綺。”
【第10句】:蒲柳之質[pú liǔ zhī zhì]
【解釋】蒲柳:水楊,秋天凋謝早。多用來比喻身體衰弱或未老先衰。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示例】公主所論,實切愿懷。但恐蒲柳之質,難與國英雁行。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六十一回
【第11句】:出疆載質[chū jiāng zài zhì]
【解釋】疆:邊界;質:古代初次見面的禮物。帶頭見面禮到國外去。后指出賣民族利益,投靠外國。
【出處】《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出疆必載質。”
【第12句】:虎皮羊質[hǔ pí yáng zhì]
【解釋】質:本性。比喻外強內弱,虛有其表。
【出處】西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示例】虎皮羊質,霸者假之以為護符。 ——梁啟超《新民說》
【第13句】:瓊林玉質[qióng lín yù zhì]
【解釋】瓊:美玉。比喻資質潔凈純美。
【出處】明·康海《王蘭卿》第三折:“他小哩怎的便知,根科兒是月窟仙枝,胎胞兒是瓊林玉質,胚團兒是俊才英氣。”
【第14句】:溺心滅質[nì xīn miè zhì]
【解釋】指淹沒天然的心性,掩蓋純樸的本質。
【出處】語出《莊子·繕性》:“文滅質,博溺心。”
【示例】仆之馳騖于博雜也久矣。近稍知向里,自悟溺心滅質之為病。乃欲發憤而刊落之,然亦自悔其歲月之晚矣。 ——明唐順之《與莫子良主事》
【第15句】:遺華反質[yí huá fǎn zhì]
【解釋】指舍棄浮華而返歸樸質。
【出處】《文選·陸云〈大將軍宴會被命做詩〉》:“頹綱既振,品物咸秩。神道見素,遺華反質。”李善注:“華謂采章,質謂淳樸也。遺,棄也。”
【第16句】:策名委質[cè míng wěi zhì]
【解釋】用以指因仕宦而獻身于朝廷之事。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質,貳乃辟也。”杜預注:“名書于所臣之策。”孔穎達疏:“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書己名于策,以明系屬之也。”
【示例】遂乃彈冠筮仕,策名委質。 ——唐·楊炯《薛振行狀》
【第17句】:煙花賤質[yān huā jiàn zhì]
【解釋】舊指妓女。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若不嫌我煙花賤質,情愿舉案齊眉,白頭奉侍。”
【示例】妾雖煙花賤質,零落殘姿,雖不敢自薦枕席,若得親傍江相公豐膚,道得個蒹葭倚玉,則賤妾死且不朽。 ——清·吳中佩蘅子《吳江雪》十二回
【第18句】:妍姿艷質[yán zī yàn zhì]
【解釋】形容女子的體態容貌很美。
【示例】對面來了一個妍姿艷質的女子。
【第19句】:濃妝艷質[nóng zhuāng yàn zhì]
【解釋】濃妝:濃艷的妝飾;質:資質。妝飾華美,容貌艷麗。
【出處】明·梅鼎祚《玉合記·還玉》:“軍聲哄,軍聲哄,長槍大戟香塵擁,香塵擁,濃妝艷質。”
【第20句】:仙姿玉質[xiān zī yù zhì]
【解釋】形容姿容清秀品格高潔。
【出處】《白雪遺音·馬頭調·梅雪爭艷》:“他兩家仙姿玉質從無上,壓倒群芳。”
【第21句】:蕙心紈質[huì xīn wán zhì]
【解釋】心靈如蕙草芬芳,品質似紈素潔白。比喻品行高潔。
【出處】南朝·宋·鮑照《蕪城賦》:“東都妙姬,南國麗人,蕙心紈質,玉貌絳唇。”
【示例】漫將佳麗推評,盡是蕙心紈質。 ——清·袁于令《西樓記·集艷》
【第22句】:棄文存質[qì wén cún zhì]
【解釋】指不加文飾,保留本旨。
【出處】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五節:“他們首創了棄文存質,保存經意,照原本直譯的方法,因而為后來譯家所遵守。”
【第23句】:蛻化變質[tuì huà biàn zhì]
【解釋】蛻化:蟲類脫皮變化。比喻人墮落變壞。
【出處】魏巍《東方》第六部第13章:“最后還說我是什么蛻化變質分子,被糖衣炮彈擊中的分子,把我一腳踢出門外。”
【示例】他已經蛻化變質,晚節不保。
【第24句】:幽閨弱質[yōu guī ruò zhì]
【解釋】閨閣中的弱女子。
【示例】現代女性再不是以前的幽閨弱質了。
“質”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蘭質蕙心[lán zhì huì xīn]
【解釋】蕙、蘭:都是香草名。蘭花似的本質,蕙草樣的心地。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
【出處】南朝·宋·鮑照《蕪城賦》:“東都妙姬,南國麗人,蕙心紈質,玉貌絳唇。”唐·王勃《七夕賦》:“金聲玉韻,蕙心蘭質。”
【示例】蘭質蕙心何所在?焉知過者是狂夫。 ——唐·楊虞卿《過小妓英英墓》
【第2句】:玉質金相[yù zhì jīn xiàng]
【解釋】金、玉:比喻美好;質:本質;相:外貌。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處】漢·王逸《離騷序》:“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者矣。”
【示例】二愛仙人花榜待科,評為玉質金相。 ——清·定鼎《夜雨秋燈錄·胡寶玉小傳》
【第3句】:蕙質蘭心[huì zhì lán xīn]
【解釋】蕙:一種香草;蘭:蘭花。蕙草樣的心地,蘭花似的本質。比喻女子心地純潔,性格高雅。
【出處】宋·柳永《離別難》:“有天然蕙質蘭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第4句】:羊質虎皮[yáng zhì hǔ pí]
【解釋】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出處】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示例】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
【第5句】:濁質凡姿[zhuó zhì fán zī]
【解釋】凡庸的姿質。
【出處】清·洪昇《長生殿·聞樂》:“想我濁質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僥幸也。”
【第6句】:文圓質方[wén yuán zhì fāng]
【解釋】指外表隨和而內心方正。
【第7句】:懷質抱真[huái zhì bào zhēn]
【解釋】指人格和品德純潔高尚,質樸無華。同“懷真抱素”。
【出處】《梁書·武帝紀上》:“其有勇退忘進,懷質抱真者,選部或以未經朝謁,難于進用。”
【第8句】:淑質英才[shū zhì yīng cái]
【解釋】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質,非凡的才能。
【出處】《后漢書·禰衡傳》:“字正平,淑質貞亮,英才卓礫。”
【第9句】:材薄質衰[cái bó zhì shuāi]
【解釋】指才情資質薄弱。有時用為謙詞。
【出處】清·吳敏樹《上曾侍郎書》:“敏樹材薄質衰,不敢圖附青云。”
【第10句】:堅忍質直[jiān rěn zhì zhí]
【解釋】質:品質。堅韌不拔,品格正直。
【出處】《史記·張丞相列傳》:“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堅忍質直,且自呂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憚之。”
【第11句】:魚質龍文[yú zhì lóng wén]
【解釋】魚的實質,龍的外表。謂虛有其表。
【出處】語出晉·葛洪《抱樸子·吳失》:“夫魚質龍文,似是而非。遭木而喜,見獺即悲。”
【第12句】:文質斌斌[wén zhì bīn bīn]
【解釋】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同“文質彬彬”。
【出處】《南史·庾杲之劉懷珍等傳論》:“懷珍宗族文質斌斌,自宋至梁,時移三代,或從隱節取高。”
【第13句】:蘭質熏心[lán zhì xūn xīn]
【解釋】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
【第14句】:虎質羊皮[hǔ zhì yáng pí]
【解釋】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出處】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第15句】:良質美手[liáng zhì měi shǒu]
【解釋】心靈美好,手藝精巧。
【出處】《梁書·柳惲傳》:“卿巧越嵇心,妙臻羊體,良質美手,信在今辰。豈止當世稱奇,足可追蹤古烈。”
【第16句】:援疑質理[yuán yí zhì lǐ]
【解釋】援:引、提出;質:詢問。提出疑難,詢問道理。
【出處】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援疑質理,俯身傾耳請。”
【第17句】:悃質無華[kǔn zhì wú huá]
【解釋】華:浮夸。至誠而不虛浮。形容真心誠意,毫不虛假。
【出處】明·艾南英《答夏彝仲文書》:“獨取太史公所自為贊論序略者讀之,其句字可謂悃質無華矣。”
【第18句】:文質彬彬[wén zhì bīn bīn]
【解釋】文:文采;質:實質;彬彬:形容配合適當。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出處】《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示例】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質彬彬,極其清秀。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五回
【第19句】:淑質貞亮[shū zhì zhēn liàng]
【解釋】淑:善良;貞:堅貞;亮:誠信質直。品質善良,為人誠信質直。
【出處】漢·孔融《薦禰衡表》:“字正平,淑質貞亮,英才卓礫。”
【第20句】:羊質虎形[yáng zhì hǔ xíng]
【解釋】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出處】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示例】看似新機勃發,政局昌明,其實是徒襲皮毛,未得精髓,羊質虎形,濟什么事? ——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十三回
【第21句】:蘭質薰心[lán zhì xūn xīn]
【解釋】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
【出處】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