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趕”的成語(11個)
本文整理了趕鴨子上架、你追我趕、趨炎趕熱等含“趕”的成語11個,其中“趕”開頭的成語6個,“趕”結尾的成語1個,“趕”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趕”開頭的成語【第1句】:趕鴨子上架[gǎn yā zī shàng jià]
【解釋】比喻強迫去做能力達不到的事情。
【出處】茹志鵑《高高的白楊樹》:“說著一把將我拖了起來,要我去看看。這是硬趕鴨子上架,我向她解釋,去看也是沒用。”
【示例】你不要趕鴨子上架、強人所難。
【第2句】:趕盡殺絕[gǎn jìn shā jué]
【解釋】驅除干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余地。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示例】殺戮是對待他們的最簡截的辦法,正如同要消滅蝗災只有去趕盡殺絕了蝗蟲。 ——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三
【第3句】:趕潮流[gǎn cháo liú]
【解釋】追上潮流的特性或性格;迎合當時最流行的風尚。
【示例】現代人都喜歡趕潮流。
【第4句】:趕不上趟[gǎn bù shàng tàng]
【解釋】落在后面或錯過時機。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6章:“中國的這類政策常常說變就變,往往一夜之間趕不上趟,就把人的命運改變了。”
【示例】每次公司的好事,我都趕不上趟。
【第5句】:趕時髦[gǎn shí máo]
【解釋】采用時興的方式或時髦的款式,指追上潮流的特性或性格,迎合當時最流行的風尚。
【出處】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我想,要說時髦,公安局的便衣最趕時髦。”
【第6句】:趕浪頭[gǎn làng tóu]
【解釋】指跟在大眾后面做一些適應當前形勢的事。
【示例】她最喜歡趕浪頭。
“趕”結尾的成語【第1句】:你追我趕[nǐ zhuī wǒ gǎn]
【解釋】形容競賽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出處】《新華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們正處在一個你追我趕、飛躍向前的建設熱潮中。”
【示例】他們你追我趕,捷報頻傳。
“趕”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趨炎趕熱[qū yán gǎn rè]
【解釋】趨:奔走,投靠。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出處】明·康海《中山狼》第四折:“稍覺冷落,卻便別處去趨炎趕熱,把那窮交故友撇在腦后。”
【第2句】:流星趕月[liú xīng gǎn yuè]
【解釋】象流星追趕月亮一樣。形容行動迅速。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四回:“那一頓如流星趕月,風卷殘云,吃得罄盡。”
【示例】放開馬蹄,如流星趕月一般,一口氣就跑有三十余里。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四回
【第3句】:迎頭趕上[yíng tóu gǎn shàng]
【解釋】迎:向著;頭:走在前面的。加緊追過最前面的。
【出處】瞿秋白《迎頭經》:“這樣,所謂迎頭趕上和勿向后跟,都是不但見于經傳,而且證諸實驗的真理了。”
【示例】應該善用時機,迎頭趕上。 ——夏衍《論正規化》
【第4句】:連二趕三[lián èr gǎn sān]
【解釋】急忙;趕快。
【出處】姚雪垠《長夜》三二:“菊生不敢怠慢,連二趕三地穿好衣服,跳下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