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死后劉備追責,怎么只殺劉封不殺馬超?
關羽死后劉備追責,怎么只殺劉封不殺馬超?
說到關羽其實大家也應該知道這個人,他的死也還真的是讓人覺得十分的意外啊,但是死也終歸是死了,話說其實在關羽死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去救,所有在關羽死了之后劉備就開始追責了,這其中就有兩個人比較的明顯,一個是劉封,還有一個是馬超,劉封是被殺了的,但是馬超卻相安無事,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繼續(xù)揭秘分析看看吧!
五虎大將排名四,一槍在手無人敵。馬超西涼馬騰之子,驍勇善戰(zhàn),所向披靡,曾殺得曹操割須棄袍,馬超年少之時就有“建勇”之稱。曹操早年曾多次昭馬超至許昌為官,但均被拒絕。建安十六年(211年),馬超率關內諸侯與曹操在潼關對峙,先是大敗曹操,之后因曹軍勢重,兵敗后轉戰(zhàn)西涼,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馬超策應劉備攻取成都,投靠劉備,劉備得到西川之后,馬超因功被封為平西將軍,劉備讓其督臨沮。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軍北伐樊城,斬龐德、降于禁,威聲大震。曹丕聯(lián)合孫權,孫權命呂蒙偷襲了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走麥城,呂蒙隨后又將麥城圍困,關羽突圍后,前往臨沮,意圖從那里逃往益州,然而卻被吳軍在臨沮附近追上,拒絕投降后,關羽被殺。馬超被劉備任命“督臨沮”,而關羽兵敗之時,馬超健在,卻并未前去營救關羽,關羽死后,劉備急于追究責任,將義子劉封斬殺,然而卻沒有追究馬超,這究竟是為何,以下筆者做簡要分析。
首先馬超雖然督臨沮,但當時很有可能不在臨沮,再加上馬超并無實權,因此不被追究。馬超助劉備攻取成都,致使劉璋快速投降,馬超因功被封為平西將軍、督臨沮,然而馬超可能并不再臨沮,其一馬超督臨沮,當時臨沮仍然在荊州的防務范圍內,馬超如果到臨沮去上任,就成了關羽的部下,二人有些不和,在這說歷史上從未說馬超曾在關羽手下任職。
其二馬超甚為西涼軍的首領,投靠劉備后,劉備害怕馬超權勢大,有可能反復無常,因此時時提防著馬超,并未曾給馬超實權,可以說關羽兵敗之時,馬超可能都沒做什么調動部隊的權利,更是無法救助關羽。故而馬超事后不被牽連,可以理解為馬超當時可能并不在臨沮,沒有實權,更無法營救。
其次劉備斬殺義子劉封,因其剛愎自用,并且關羽曾派廖化到上庸去求救,劉封孟達拒不發(fā)兵。劉備斬殺劉封是有深刻原因的,關羽兵敗走麥城,曾派廖化前去求救劉封,然而劉封卻以上庸剛剛攻取,立足未穩(wěn),拒絕出兵相救。關羽兵敗被殺,劉封身為劉備的義子,距離關羽是最近的一支部隊,也是最有可能救下關羽的,然而劉封卻冷酷無情,并不肯相救,作為劉備最親近的人之一,作出如此絕情的事情來,在劉備看來這是無法容忍的。
再者說,劉封不但不救關羽,在上庸就經常欺負孟達,孟達因其為劉備義子,并不敢反抗,從這一點來說,劉封是有權利營救而,換句話說,是否去營救關羽,劉封有絕對的決定權,因此劉備更加痛恨劉封。關羽被殺后,孟達因擔心被追究責任,反叛劉備,投靠曹丕,曹丕對孟達委以重任,并派兵攻取了上庸三郡,劉封兵敗,回成都被劉備斬殺。因此劉封被殺,不但因為其沒有救助關羽,更是逼反了孟達,丟掉了上庸三郡,而諸葛亮也勸說劉備:劉封性格剛勇,不適合駕馭。這樣更是堅定了劉備殺劉封的決心。
再次馬超身世背景強大,又有西涼軍為后盾,劉備不會輕易殺馬超。馬超當時投靠劉備不久,而且身為西涼軍的首領,在當時有很高的威望,整個關中,乃至雍涼封地,都非常敬重馬超的威名,劉備所斬殺馬超,會引起西涼軍的反抗,劉備在漢中也無法立足。況且,關羽之死確實和馬超沒有太大的關系,劉備病逝白帝城后,曹丕曾策動五路大軍進攻益州,然而卻被諸葛亮輕易破解,而從西涼進攻成都的軍隊,正是馬超的震懾,當地人都敬佩馬超,因此才兵不血刃,成功使敵人退兵。由此足見馬超的地位,因此劉備不會殺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