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歷史上諸葛亮沒有北伐,蜀國會怎么樣?
如果歷史上諸葛亮沒有北伐,蜀國會怎么樣?
我們知道,三國時的蜀國,因為諸葛亮的北伐,消耗了太多的國力,而接替他的姜維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繼續北伐,使得國力消耗更加嚴重。那么,如果當時歷史上,諸葛亮并沒有進行這些事情,沒有要北伐,也不會堅持不懈地北伐,蜀國的未來會怎么樣?若是諸葛亮沒有北伐,而是選擇休養生息,蜀國會變成什么樣子呢?
1.首先蜀國采取休養生息,蜀國在諸葛亮有生之年不會滅亡,蜀國完全可以利用蜀國的地理優勢守住蜀國,但是諸葛亮死后,蜀國必將快速滅亡,因為蜀國后期只有諸葛亮一人承擔政治家、軍事家、治軍家。
諸葛亮一旦去世,蜀國在治軍、軍事、政治方面會大打折扣,再加上蜀國士兵沒有實戰經驗,滅亡必定加速,有人說費袆、蔣琬都是治國能成,他們都只是比較普通的人才,還算不上政治家,姜維是名將,不是治國能臣,蜀國后期沒有人才可用,后期都是姜維一個人在苦苦支撐,這樣的國家已經名副其實的亡了。
2.其次,蜀國的人才決定了蜀國不能采取生養休息,因為蜀國根本沒有人才,蜀國不是生產人才的地方,中國中原才是人才聚集地。有人說蜀國沒有人才是因為諸葛亮限制人才的發展,這種說法完全是錯誤的,諸葛亮是非常會用人的,在蜀國提拔了很多人,使得蜀國的人才最大限度的使用,有用的人才都被提拔上去了,這是蜀國政治制度決定的。
不要因為諸葛亮錯用馬謖就說諸葛亮不會用人,馬謖其實并不是演義里面說的那么沒用,是非常有才的一個人。對于諸葛亮用人有興趣可以去看諸葛亮治蜀,會告訴你答案的。時間越久蜀國和魏國的人才差距會越來越大,滅亡就會更快。這就如同十年前的中國和日本相比,再看看現在,一個大國和小國的發展速度。
3.再次,蜀國的軍事力量不允許蜀國休養生息,大家可以看看蜀國后期的軍事力量對比,蜀國總兵力也不過12萬,能調動的兵力最多也不過10萬,諸葛亮北伐基本都是帶五萬左右,最后一次北伐帶動蜀國全部兵力10萬,其余的兵力需要守后方和東吳,不能調動。而魏國呢司馬懿帶領的現成軍隊就在15萬到20萬,還能調動邊境的40萬大軍,說明魏國的總兵力超過60萬,東吳兵力是超過20萬的。
再加上蜀國的糧草跟不上,出兵困難,軍事力量不足,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能力,如果不以攻為守,顯示自己的強大,讓其他的國家再發展蜀國滅亡更快。三國后期蜀國的名將只有魏延和姜維,姜維都還是魏國的,而魏國呢,王雙,郭淮,曹真,張頜,司馬懿等等很多。如果時間再久蜀國領兵打仗的將領可以說是一個人才也沒有了!
4.最后,蜀國如果休養生息,那么時間久了,蜀國將士都沒有實戰經驗,這樣的軍隊到時候守都守不住,蜀國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都被劉備敗光了,諸葛亮北伐帶的軍隊都是些新手,如果不是諸葛亮會用兵,這些新兵豈能是魏國軍隊的對手。蜀國后期,鄧艾攻入成都,守城將士直接投降,為什么不打,打不贏還可以守,鄧艾糧草跟不上,守個幾天鄧艾軍隊就會不攻自破,為什么不守直接投呢?
一蜀國內部士兵沒有將領會帶兵作戰,二蜀國內部士兵沒有實戰經驗,三蜀國內部士兵吃喝玩樂慣了,不想白白送死。這樣的蜀國軍隊能打仗嗎?說打,諸葛瞻一打全軍覆沒,一個三十年從未打過仗的人,能打的贏鄧艾嗎?在這種弱勢下應該守,卻還要正面打,一看就不會用兵。不北伐蜀國軍隊將不能打仗。
綜合上述蜀國無論如何都得北伐,不說諸葛亮為了國家也好還是為了自己利益也好,還是為了報答劉備也好,蜀國的壞境決定蜀國不能生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