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驅直入典故故事|長驅直入釋義
長驅直入
【釋義】
指軍隊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然后徑直插入敵軍陣營。形容行軍速度快并且順利。
【出處】
東漢·曹操《勞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直入敵圍者也。”
【典故】
公元219年,蜀軍大將關羽率軍圍攻襄陽,駐守在樊城的曹軍大將曹仁,和蜀軍大將關羽形成對峙。八月,連日暴雨,漢水成災,關羽趁機引水淹沒了曹軍陣營,曹軍損失慘重。曹仁還是堅持守衛樊城,沒有撤退的念頭。
曹操派遣大將徐晃帶軍前去營救曹仁,徐晃自知兵力不足,又大多是沒有經驗的新兵,所以不能和關羽硬碰硬,只好先駐扎在離樊城稍遠的地方,伺機行動。徐晃讓人用箭給樊城內的曹仁送信。此時曹操也在組織人馬救援樊城,得知徐晃還未行動,便命令徐晃暫駐原地,等待援軍到齊后再向樊城進軍。
此時,劉備還有一部分兵力駐扎在和樊城距離不遠的郾城,徐晃帶兵來到郾城附近,挖掘陷阱,做出截斷郾城駐軍退路的陣勢。郾城駐軍中計,燒掉了自己的營寨,連夜撤出郾城。就這樣,徐晃輕易拿下郾城。于是便兩面夾擊,逼近關羽大營。
關羽在圍頭和四冢兩地都有駐軍,徐晃佯裝攻打圍頭,實際上是帶兵攻打四冢。等關羽發現徐晃的計謀后,連忙親率五千士兵趕去救援。徐晃率領曹軍和關羽交戰,關羽敗退,最后襄陽、樊城得以解圍。
曹操聽說徐晃打敗關羽的消息后,很是高興,寫了一篇《勞徐晃令》,讓人送給徐晃。令中說道:“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直入敵圍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