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矛盾典故故事|自相矛盾釋義
自相矛盾
【釋義】
言行舉止前后不一、相互抵觸。
【出處】
戰國·韓非子《韓非子·難一》:“楚人有鬻(yù)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莫之能陷也?!肿u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應也?!?/p>
【典故】
楚國有一個小販在集市上賣矛和盾。
他舉著自己的盾對圍觀的市民說:“我的盾是世間最堅固的,不管多鋒利的矛都無法將它刺穿?!彪S后又舉著自己的矛說:“我的矛是世間最鋒利的,不管多么堅固的盾都可以刺穿?!?/p>
他的這兩聲吆喝,吸引了不少行人。
有一個人看不下去了,他上前拿起小販的矛和盾,對他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你覺得會如何呢?”
這個小販無言以對,最后只能拿著自己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