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的故事
【生卒】:698?—756?
【介紹】:
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市)人。開元十五年(727)進士,官秘書省校書郎。二十二年中宏詞科,調汜水尉。二十七年,因事被貶謫嶺南。二十八年出任江寧丞。晚節不護細行,又貶為龍標尉。世稱王江寧或王龍標。安史之亂起,王昌齡由貶所赴江寧,為濠州刺史閭丘曉所殺。
王昌齡在開元、天寶年間,以詩名重一時,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現存詩180多首,其中絕句80多首,尤以七絕見長,后世稱為“七絕圣手”。其詩內容較為豐富,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其邊塞詩描寫塞外風光和軍旅生活,抒發戰士愛國立功和思念家鄉的心情,氣勢雄渾自然,情調激越悲壯。以《從軍行》、《出塞》為代表。王昌齡另有一部分描寫婦女生活的小詩,表現出詩人對她們不幸命運的關切和同情。如《西宮春怨》、《閨怨》、《采蓮曲》等。此外,還有感慨時政和朋友送別之作,如《芙蓉樓送辛漸》等也很著名。
王昌齡的賦今存3篇,以古賦《吊軹道賦》較好。此賦不僅構思別致,不落陳套,而且既不雕琢,也不使氣,信筆寫來,而特多唱嘆之音,頗類兩晉文風,在唐賦之中,也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