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書樓的故事
【5369】中國藏書樓的故事
(謝灼華主編,山東畫報出版社,23.5萬字,2019年11月第1版,36元)
△3章:通論藏書和藏書樓;縱橫古今藏書樓;趣談藏書文化。
〇先秦時代的官府藏書樓雛形:龜室、字藏室;秦漢時代的大型藏書樓:蘭臺、東觀。唐代中央官府藏書樓:集賢殿書院、秘書省;唐代私家藏書;宋代朝野藏書成風:獨立的中央官府藏書樓——崇文院,別開生面的宮廷藏書樓——太清樓、龍圖樓;明代官府藏書和私家藏書興盛:中央官府藏書樓——文淵宮,明代中葉后江南私家藏書;清代官府藏書和私家藏書的全面發展——完善的宮廷藏書系統:“天祿琳瑯”“四庫七閣”,存亡繼絕的清初藏書家,博搜群籍的乾嘉藏書家,顛沛流離的晚清四大家。
〇官府、私家、書院、寺觀藏書,主導地位是官府藏書。
〇范欽與天一閣(七萬余卷)。王世貞與小酉館、爾雅樓、九友齋。趙用賢、趙琦美父子與脈望館。黃居中、黃虞稷父子與千傾堂。祁承?與澹生堂。毛晉與汲古閣。錢謙益與絳云樓。曹溶與靜惕堂。
〇藏書家工作素描:鑒別版本,校勘典籍;編制目錄,撰寫題跋。
〇樓名面面觀:表達自己研讀傾向;表達寄情于山水草木;宣揚王朝文治;贊賞收藏豐富多樣;炫耀藏書數量;紀念珍貴藏品;顯示藏書目的和追求。
〇藏印萬千。以書會友。
〇私家藏書樓的藏書管理和保護的方式、方法:嚴密防火防盜;通風防濕,適時曝書;防蟲避蠹。
(2021年2月23日晨閱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