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深愛的、沉默的、一無所知的彼此-生活
1893年的某天,皮耶爾·波納爾在巴黎街上溜達(dá)。很多年后,他將會作為后印象派宗匠、納比畫派創(chuàng)始人而留名于世,但那會兒,他只是個26歲的孤獨畫家。那天在街上,波納爾很羞澀地幫一個剛到城里、還不習(xí)慣巴黎交通的女孩兒過馬路,然后因緣際會開始聊天。女孩兒大大咧咧地說:自己16歲,叫瑪爾黛·德·梅里妮,剛來巴黎,在一個賣花給葬禮的花店打工。
后來她就成了波納爾的模特,然后順理成章地,成了波納爾的情人。
波納爾不喜歡站在人前,不喜歡煩瑣的生活。只有面對瑪爾黛,他似乎才能安心畫畫。當(dāng)波納爾發(fā)現(xiàn),瑪爾黛也不喜歡別人注視她——除了波納爾自己——他有種相見恨晚之感。于是他們倆出門時,哪怕是晴天,波納爾也帶著傘,遮蓋住瑪爾黛,保護(hù)著她。奇妙的是,她怕被人看,倒愿意讓波納爾畫她。也許她相信,波納爾一直在保護(hù)她——實際上也是如此。
雖然瑪爾黛的健康日益糟糕,體態(tài)不斷枯萎,容貌漸漸丑陋,但波納爾總是將她畫得年輕得夸張,無比的美麗,而且很健康。仿佛這樣也是一種祝福和保護(hù)似的。
1925年,在他們初次相遇的32年之后,波納爾和瑪爾黛結(jié)婚了。直到那時,瑪爾黛才告訴波納爾一些事:她初次遇到波納爾時,不是16歲,而是24歲;她的真名叫瑪利亞·布爾辛。她有個妹妹,她偶爾會和妹妹喝咖啡,說自己有一個藝術(shù)家情人。當(dāng)然,波納爾也告訴瑪爾黛:他的家庭,完全不知道她的存在——直到結(jié)婚這一天。多么奇怪:他們已經(jīng)在一起了32年,可是波納爾剛知道她真實的名字和年齡。
有一些人認(rèn)為,瑪爾黛拖累了波納爾,讓他無法參與社交生活;但另一些人認(rèn)為,瑪爾黛成全了波納爾,或者說,是波納爾選擇了這樣的孤獨生活,瑪爾黛簡直是為他訂做的伴侶。他們就這樣離群索居著,沉默地過著日子。
1942年,瑪爾黛過世。醫(yī)生曾根據(jù)她的身體狀況猜測她會在四十歲前后死去,但她活到了跟波納爾相逢49年之后,73歲的年紀(jì)。到這時候,波納爾的家庭和瑪爾黛的妹妹才知道他們的夫妻關(guān)系。波納爾給瑪爾黛舉行了葬禮,并告訴了他為數(shù)不多的朋友“我妻子去世了”,就這樣。
噢,他寫了一封信,給另一位大宗師、他的好朋友亨利·馬蒂斯:“我親愛的馬蒂斯:
我有些悲傷的消息給你。經(jīng)過一個月的病,她的肺和消化器官都被感染了,我可憐的瑪爾黛死于心臟驟停。六天前,我們把她葬了。你可以想象我的難過和孤獨,我心中充滿了苦澀,以及對從此之后生活的憂傷。我在這里待著,還好有我的一個侄子陪伴。
之后,我可能會有勇氣,四處走走,到尼斯來訪問你。
你的波納爾”
瑪爾黛死后,波納爾又活了五年。這五年里,他沒有瑪爾黛可以畫了,就開始改畫風(fēng)景。1947年,他去世了。在去世前,他又跟馬蒂斯來往寫了幾年的信,但他再也沒有提到過瑪爾黛。就像很多年以來,他一直默默地彎著腰,伸出傘,保護(hù)著她的臉?biāo)频?;就像很多年以來,他一直畫著她,但?jīng)常用碎色彩把她美化成另一個人似的。實際上,他的一生,只有在給馬蒂斯那封信里,真正談到自己的愛、絕望和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