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為什么你不行?-成長
與年輕朋友的交流當中,最讓我感慨的是經常聽到他們說:“你好幸運喲!我好羨慕你!”羨慕我擁有舞者的先天條件,羨慕我能夠去美國,羨慕我能有國際知名度……會這么說的,很多是學舞蹈、音樂或美術的學生。
但我一直有個疑問:剛好就只有我幸運嗎?剛好就只有我有機會去美國嗎?為什么他們總是羨慕我?每當這種時候,我最想對這些孩子說的是:“我行,為什么你不行?”
沒錯,我是個很有福氣的人,我的運氣也很好;但回首來時路,我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用盡全力想辦法達成目標。
身為一個舞者,我的先天條件并不是十全十美,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漸漸喜歡自己的高額頭和寬肩膀;費了許多苦功才慢慢打開自己的骨盤。爸媽給我的身體就是這樣,我必須學習去喜歡自己,并且在能力范圍之內調整自己。
大一立下心愿,畢業后要去美加入職業舞團,我就默默地朝這個方向作準備。我沒有什么娛樂休閑,不花時間談說別人的八卦,對周遭不相干的事情不那么注意,甚至也不在意別人喜不喜歡我,寧愿把時間留在教室里練舞。
由于父母親并不贊成我離開臺灣,我必須自己把所有的事情打點好。后來我如愿申請到了文建會以及葛蘭姆學校的獎學金,有了基本的經濟能力到紐約發展。當時如果我拿不到獎學金,一定會去打工攢錢。錢若是問題,就找方法解決問題。
如果你確確實實想離開臺灣追求夢想,那就必須想清楚有哪些障礙和困難,然后采取具體步驟去解決問題、執行計劃。這些不是運氣好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曾經有個舞蹈班的同學很憂愁地對我說:“我很想做夢,但臺灣的環境不好,聽說有很多現實的障礙。”當我反問:“你碰到了哪些現實的障礙?”她卻又回答不出來。我就告訴她:“等你真正碰到了,再寫信給我,我會回答你。”
我想,這樣的孩子太早在“聽說”當中失去了做夢的勇氣,自己連第一步都還沒有踏出去呢。沒錯,臺灣地區的舞蹈環境比起西方的確比較不利,但凡事都有個過程,臺灣地區因為起步較晚,所以更要急起直追。而且我們應該用更正面的角度看事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些地方甚至還有很多人吃不飽呢。
有些年輕人很彷徨:“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辦?”我在大學之前,也只是隨波逐流,懵懂茫然,直到大一遇見羅斯老師才確定了自己的方向。有人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確很幸運。有人到了二十五歲才知道,也不晚。有人可能到了三十幾歲才下決心,不想再捧老板給的飯碗,要自己投資創業,也許會失敗,大不了再回來找工作。也有人可能遲至四十幾歲才發現自己真正要的,但因為已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或許可以成就更多。所以,做夢真的永遠不嫌遲。
你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嗎?或者,你只是不敢去要什么?相信自己,只要勇敢踏出去,就會有收獲;不做,怎么知道自己的潛能?就像我當年,只要敢提起行李箱走出去,就會見識到新事物,學到怎么買早餐、怎么搭地鐵、怎么找到一間間舞蹈教室,這些都是成長。不要怕丟臉,怕丟臉是給自己找最大的麻煩。我講英語也常丟臉,但丟臉就會學到東西。面試被淘汰也是丟臉,但如果因為這樣就不敢去嘗試,對自己是最大的損失。你可以選擇不試,我卻選擇了很笨很好笑地試,然后達到了我的目的。犯錯沒有關系,但不可以怕錯,怕錯就永遠沒有機會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