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為我做棉被-情感
天還沒有冷時,娘就從百里外的鄉下給我送來了一床新棉被。
俗話說:“秋風涼,娘心慌。”每年進入中秋八月,自家責任田里的半畝棉花剛開,娘就在陽光很好的午后去摘棉。棉花一朵一朵地開,娘就一朵一朵地摘。摘下來的頭噴棉花,是娘給我這個唯一不在她身邊的孩子的專用棉。用它絮棉被,絮棉衣。娘常說:“一條棉被七斤三,暖暖和和過冬天。”
娘把頭噴棉花摘回來后,背到房頂上,鋪上葦席,將棉花曬得干干的,透透的。然后,背到三里開外的鄰村軋花坊將棉花彈成棉絮。回家后,她便把這白云一般的棉絮照舊背到房頂上,葦席用笤帚掃過,將新買的白嶄嶄的被里鋪上去,便開始絮棉被了。只見娘把棉絮撕成巴掌大小的棉片子,一片一片往白被里上沾,沾了一層又一層。最后,可著被里攤成蓬蓬松松、厚厚道道的一大片。接著,娘便把印著大朵大朵紅牡丹圖案的花被面覆蓋上去,再把用秫秸稈兒扎成的箅子放到上面,用手摁來摁去,待棉絮稍微踏實些后,娘就把比花被面寬出兩三指的白被里從四邊挽上來,腿跪在上面,然后在頭皮上潤潤針,便飛針走線起來。自己在旁邊看了,懷疑這還是不是平日動作有些緩慢的母親。陽光下,清楚可見她的頭發和眉毛上落滿了細細的棉花絨毛,似一層初霜,閃著亮兒。這就是兒的娘親啊!此時,八月的陽光照著母親,照著老屋,而花喜鵲則在枝頭跳來跳去,喳喳叫著,伴著娘哼著的好聽的小曲,溫馨得有讓人想落淚的感覺。如果有鄰家嬸兒上房,就會打聲招呼:“給兒子做棉被哪。”娘立刻就會抬起頭來,喜盈盈地回道:“你算猜對了!有了這新棉被,今冬下三尺厚的雪,我也睡得安穩了。”聽娘那愉悅的口氣,就像戲里的花木蘭打了勝仗歸來一般。
新棉被做好后,娘從房上抱下來,放到炕頭上。這時,父親收工回來了,摸摸暄騰騰的被子,風趣地說:“嗬!能把人暖和個跟頭。”妹妹從學校回來了,嗅嗅被子,說:“好香的陽光味兒!”弟弟從外面瘋跑回來了,一見炕上的新棉被,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去就翻筋斗。父親在一旁看了笑瞇了眼,娘便舉起掃炕用的笤帚在弟弟的屁股上輕輕拍打著:“你個猴崽子。快下來,看給你哥弄臟了。”在一床新棉被面前,一家人高興得像過年。
現在已進入冬季了,夜里比前些日子冷了不少。離家在外的我從櫥子里搬出娘做的那床新棉被,捂在身上看書。當打開被子的一剎那,母親味兒、陽光味兒和著家的氣息撲面而來。這足足七斤三兩的新棉被,如浸透了陽光的云彩一般,一下子將我包裹起來,還未等把身子捂熱,心早已經暖暖地醉了。不如何時,兩滴熱淚滴到了書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