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成長
“楊瀾訪談錄”十周年,我入行二十年。
我覺得十年也好,二十年也好,在人生中不長也不短吧。回頭一看,其實一直在匆匆忙忙地趕路,顧不上停下來。而現在我能夠停下來,回頭看看走過的路,再望望前面的天空,覺得這二十年來有很多的感觸。其實我們生活在一個渴望成功的時代,雖然不同的人對成功有不同的定義,但是每個人似乎都想證明自己能夠做到。我也想成功,也想證明自己。
我跑遍了世界各地去尋找那些成功的人,然后去詢問他們有沒有什么成功的秘訣,還真被我找到了。蕭伯納曾經說過:“一個理智的人應該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會想去改變環境適應自己。但歷史是由后一種人創造的。”我采訪了五百多名精英人士,對成功的定義有了質疑。我記得1999年采訪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崔琦教授的時候,他說:“我寧可不得諾貝爾獎,我寧可做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民,如果我在家鄉耕作可以讓我的父母不至于餓死的話,我更寧愿是那樣。”我想,回歸到人的本身,可能是我最大的一個收獲。
然后,我也發現世界上形形色色有影響力的人,他們都是試圖忠于自己真實的內心,甚至他們試圖去改變這個世界來達成自己的理想。這就是我對進取的理解,這就是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東西。劉震云先生說他的作品都是擰把著出來的,嚴歌苓說她是多少夜睡不著覺寫出自己的劇本,張藝謀說過他是怎么糾結著把奧運會開幕式搞出來的。每一個人都試圖改變一點什么,而這種改變首先從自己開始。當我反觀自己,我必須非常老實地說,其實我個人的勇氣與個人的才華都遠遠不能夠和你們相比。但是我有一個好處,我生的是時候:中央電視臺第一次公開招聘主持人,我趕上了;中國的媒體和文化市場逐漸開放,我趕上了;中國和世界不斷加深交往需要有人來溝通,需要進一步融合,我趕上了;奧運趕上了;世博會趕上了。有時候我會對自己說,你這家伙運氣還是不錯的。
讓我感到更為幸運的是,我有你們——我的恩師、我的朋友、同事和家人,還有很多一直支持我的朋友。是你們一直鼓勵我、支持我、包容我,甚至原諒我的過錯,才讓我能夠走到今天。而我的糾結之處、矛盾之處就在于,其實我給你們的時間恰恰是最少的。
我覺得這是我人生的困惑,我希望以后的日子我能夠找到答案。但是我想說,這是一個急急忙忙往前趕路的時代,我們經常撞著這個碰到那個,我們是不是也想著把他們扶起來,說聲對不起?我們匆匆趕路的時候會忽略路邊的風景,會忽略身邊的人,我們是不是能夠停下腳步給他們一個微笑,給他們一個擁抱?我昨天還收到一條短信,一位大師說,真正的成功,不是賺了多少錢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這一切身份的時候,還有人愿意在你身邊對你微笑。這話讓我非常感動,而我相信,當我擁有你們的微笑時,我就擁有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