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在美國大受歡迎-流行
“極客”一詞,來自美國俚語“geek”的音譯,又譯為“奇客”,原指那些性格古怪的人,或是在狂歡節進行奇怪表演的小丑。如今其廣義上是指那些善于鉆研技術但不懂得社交的人,他們通常都是我們日常所指的“網蟲”。喬布斯、扎克伯格等知名的科技高管都曾被歸入“極客”一族。
最近全球最大的人力公司AdeccoSA旗下的科技人力企業Modis公司的調查顯示:眼下“極客”在美國正大受歡迎,“不僅比以往更受人尊重,甚至有可能成為地球主宰”。所以,現在如果有人用“極客”一詞形容你,只能說明人家正在奉承你。
“極客”曾是貶義詞
“極客”這個詞最初衍生出的新含義,是指“電腦黑客”,這在當時仍是一種帶貶義的稱呼。因為這些人雖然具有極高的技術能力,但顯然對計算機與網絡的癡迷都表現出“不正常”狀態。他們給大眾普遍的印象是:架著厚厚的有圈圈的眼鏡、發型古怪、衣著古怪、性格偏執不合群等。
在逐漸“進化”的過程中,“極客”又成為有“極致的想象力”,又表現得“極致自我”的人的代名詞。
現在國外普遍定義“極客”為一些“喜歡在電腦面前和網絡上生活的人”。他們不一定是電腦高手,但他們每天都會打開計算機,去追求自己鐘情的“另類”文化;他們是新的精英亞文化群,是一群愛好新事物、以科學技術為追求目標的人;他們在自己的世界里總能如魚得水,一到現實生活中卻拙于表達;他們思想開放,對于“非標準”的生活方式充滿敬意;他們常在高科技園區露臉,具備理科背景,平時深居簡出,薪水很高,不太會消費……
說到這里,可能很多人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極客,在中國又被稱為“科技宅”“死理性派”。
極客已明顯“升級”
路透社公布了Modis公司所做的一項名為“極客的驕傲”的年度調查,結果顯示,有51%的美國人認為“極客是成功的專業人士”,這一比例在去年只有31%;有54%的人認為“極客非常聰明”,去年這一比例則為45%。這似乎說明,“極客”一族如今在美國越來越受關注和尊敬。
Modis發言人稱:“以前我們談到極客時,往往只會想到某個躲在角落的家伙,他們兜里裝滿各式各樣的筆,穿著白色T恤和高腰褲,而且非常不善于社交。現在,當我想到極客,就會立刻想到喬布斯。我覺得是他重新定義了極客的形象。當然,扎克伯格(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辦人)也可以算在這一類人中。”
美國大眾文化中正大量涌現“極客”。一度熱播的美劇《生活大爆炸》和《歡樂合唱團》等,都成功塑造了一些“看起來很酷”的“極客”形象,這些人科學而搞笑的生活方式讓觀眾羨慕,尤其很多女孩子甚至把他們歸為“單身新貴”,歸類為理想的嫁人對象。基于漫畫改編的《復仇者聯盟》等電影,也為這樣一群不合群且行為怪異的科學怪人、科技宅男招攬了一群忠實粉絲。
事實上,現在正流行的“極客一族”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科技宅男”“死理性派”。他們喜歡坐在電腦前,更喜歡利用一切科學和技術手段豐富自己的生活,獨立而樂于分享,無論是娛樂還是生活都要以不一樣的創新示人……
“極客”文案
——我們買手機,就像女人買衣服。
——據德雷克公式計算,在倫敦的一個晚上,我有0。0000034%的機會能遇上我的夢中情人,只比找到一個外星文明容易100倍。
——聰明是人類最新的性感方式。
——我們最需要的是原創和新奇,盲目地跟從和愚昧是不可原諒的。
你夠不夠格做“極客”?
按以下標準,對照自己的行為,看看你是哪個級別的“極客”?
初入門geek
喜歡把東西拆了,希望知道其工作原理;對電子設備的使用很有天分;喜歡自學使用各種東西;上網絕不僅僅是為了玩游戲、聊天或者完成作業,還會希望發現新鮮事物……
中級geek
會用3個小時去搜索了解一個不明白的新鮮詞匯;朋友有關于電子方面的問題,通常都會問你并相信你能給出答案;會自己進行電腦編程;會使用文本編輯器編寫網頁;從來不關電腦……
高級geek
喜歡告訴別人你是如何成功修好一部計算機,或者重新給遙控器編程;不相信任何電子設備的使用手冊;相信任何東西都能被修好;購買昂貴的電子玩具,會嘗試把它和其他電子設備組裝起來;類似注冊域名等網上操作知識你無所不通;你擁有不止一臺電腦,而你家可能連一臺電視都沒有……
超級geek
相信科技的力量,熱愛各種IT新產品;用不完的想象力與超高的動手能力,愛鉆研高科技;能夠快速分析新鮮信息,并找到其中關鍵的或者對自己有影響的部分,并很快掌握訣竅進行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