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不再來-成長
假日里,我喜歡騎著摩托車去遠郊的一條小河邊釣魚。多少年堅持下來的習慣,早已習以為常。如果有事耽擱不能去,心里倒像丟了魂似的不舒服。
河流寬不過10米,卻極長,一頭潺潺而南,一頭蜿蜒向西,曲里拐彎,流向遠處。河的兩岸是大片農田,春天來臨時,近岸百草豐茂,楊柳婆娑,不遠處莊稼蔥蘢碧綠,視野開闊;冬季來臨時,雖然百草衰敗,樹葉凋零,水卻一如既往的清澈、溫暖。是個極好的所在。
夏日更不用說,河水流淌不息,各色水草,或成團成簇地糾纏,或成片成片地漂移,是魚兒藏身的最佳場所。總在這些水草的旁側灑下誘餌,抽上一支煙,悠然等待那些水里面的小精靈欣然咬鉤。有沉在水底的鯽魚,肥碩、活躍,被拉上河岸還一個勁地蹦跳,不服輸似的;有精明狡猾的鯉魚,試探再試探也不肯吃食,這時,人跟魚就有一種沉默中長久的較量,大家比拼著耐心和毅力。
一邊欣賞田野的美麗景致,一邊跟魚蝦頗富心計地斗勇斗智,既放松了疲憊的心境,不經意間,又有不可小視的斬獲,在河岸垂釣真是件讓人舒服的差事。
常常在垂釣時陷入沉思:我在此處欣賞風景,那些看風景的人是不是把我也當成了風景的一部分?這小河,這河里的魚蝦是不是也熟悉我,留戀我呢?這樣的想法可笑而又讓人迷離,想著想著,不禁自己笑了。
前段時間,因為身體微恙,到單位告假,在家中休息了月余。正常的工作都停下來,河邊自然沒辦法再去。等身體恢復健康,想起那條河,想起那河里活潑的魚蝦,冬天也就來了。
是個陽光明媚的午后,收拾釣具,我再次出現在河邊。盡管是冬季難得的好天氣,可風中有明顯的寒涼,站到河邊,身體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噤。
咦!很久不來,河邊多了一個我不熟識的青年。他也提竿在手,看姿態和身形,像個老把式,便搭訕起來。原來,他從外地打工回來,一年的工錢已經掙足,而且冬天有大把的閑暇時光,便跟我一樣看中了這里。
“你在這垂釣多久了?”我問。“沒幾周時間吧。這兒挺好的!”他答。
“呵呵,是。”原來,人跟人是一樣的。對于美和閑適,都有心照不宣的感悟。
“魚汛咋樣?”我又問。“每天差不多吧。關鍵是玩呢!”瞧瞧,盡管來這不久,他也養成了跟我一樣“釣翁之意不在魚”的散淡和隨意。
是啊!風景就在那兒,看不看隨你;美麗的景致就擺在那里,你來與不來,它都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