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滅火”-中國新傳說
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專職打發找茬曝光的“消防隊員”林平,連施數條妙計,省里來的晚報記者會買賬嗎?
“兵”臨城下
林平在縣新聞科當科長,除了對外宣傳,還兼著應酬各路記者。這應酬分兩種,一種是招待友好訪問的,另一種是打發找茬曝光的,也就是圈內人所稱的“滅火”。林平當了兩年科長,成功撲滅了十余起“火災”,因此得了個外號“消防隊員”。
這天一大早,林平被頂頭上司李部長叫到了辦公室,在座的還有縣重點企業化工公司的王經理。李部長問他是否認識省《民生晚報》的馬剛,林平搖搖頭,他聽說馬剛是晚報最愛打抱不平的記者,可從來沒打過交道。李部長鐵青著臉說:“這人給我打了電話,剛剛到了縣里!我隨后給晚報總編打了電話,總編含糊其辭,說現在聯系不上他,看來這次麻煩不小……”
林平立即意識到出了問題,而且部長的官方交涉沒有成功。他扭頭去看王經理,王經理笑笑說:“前天夜里我們不小心漏了點水,草埠村張大春家死了幾條魚,這姓馬的不知咋就知道了,要曝光!”王經理說得輕描淡寫,可林平知道這婁子肯定捅得不小!他詫異地說:“以前那些曝光的都是偷偷寫好了稿子最后才通知我們,這姓馬的咋剛到就……”
李部長敲敲桌子:“怪就怪在這里,而且,他還點名讓你陪同!”王經理滿不在乎地“哧”了一聲:“故弄玄虛,還不是想弄幾個錢花!”說著從兜里掏出一張銀行卡遞給林平:“這是十萬,如果不夠,我再給!”
林平剛接過卡,手機響了,只聽一個男的說:“你是林平吧?我是《民生晚報》的記者馬剛,聽說你是縣里出了名的‘消防隊員’,看來我們要見見面了……”
林平趕緊跟部長匯報,馬剛要他現在就去龍翔賓館。李部長提醒他說:“我看這人不同于以往那些記者,千萬別大意了!還是老辦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其他工作讓別人去做,你至少要拖住馬大記者一小時……”
三人密謀一番,林平隨后叫了輛車直奔龍翔賓館。他并沒把這馬剛瞧在眼里,因為王經理說得沒錯,別看有些記者開始咋咋呼呼一身正氣,可最終目的還不是為了一個字——錢!
張冠李戴
馬剛是個年輕小伙子,看上去文質彬彬。林平寒暄一番,在手提電腦上核實了馬剛的記者證,剛想問他打算咋辦,人家早笑瞇瞇地開了口:“‘消防隊員’,你準備怎么滅我這‘火’?”
林平聽了就是一怔,他以前接待的那些前來曝光的記者,剛見面時不是聲色俱厲就是義憤填膺,像馬剛這樣主動要求被“滅”掉的,還真是頭一次遇見!他笑著回敬說:“我的任務就是讓您看到事情的真相,咱先去您說的化工公司看看?”馬剛點頭同意:“恭敬不如從命!”
王經理此時早就亡羊補牢了,林平帶著馬剛趕到化工公司時,環保局的人正在排污口取水樣,現場監測的結果完全達標!馬剛四處看了看,相機都懶得往外拿,最后一揮手:“林科長,走,我們去草埠村!”
草埠村在城外十幾里處,緊挨著河邊,化工公司的排污口就在河的上游,這才出了這檔子事!原本十幾分鐘的車程,林平硬是示意司機繞了近一個小時還沒到,繞到最后,馬剛忍不住笑了:“太夸張了吧,真拿我當傻瓜?”
林平毫不在意地說:“哪敢哪敢,我們這地方您難得來一回,應該讓您四處瞧瞧!”馬剛意味深長地點點頭:“看來你還真是個合格的‘消防隊員’!”林平沒理他,看看時候差不多了,這才讓司機開到了草埠村。
村口站著幾個閑人,馬剛下車就問:“這是啥村?。?rdquo;一個叼卷煙的漢子說:“草埠!”馬剛又問:“張大春家的魚塘在哪兒?”漢子用手往前一指:“拐過那條土路就是!”
馬剛直奔過去,到了魚塘邊一瞧,不但他傻了眼,林平也傻了眼,只見水塘清澈見底,成群的魚正在快活地游來游去,哪里有半點污染的影子!半晌,馬剛才喪氣地說:“騙子,害我跑了幾百里路……兩畝魚塘也敢說十畝!”
林平也很納悶,這善后工作還真是迅速!二人回到村頭,馬剛突然想起了什么,非要見見張大春。有個年輕人把馬剛領到張大春家門口,誰知鐵將軍把門,這下馬剛徹底泄了氣。
林平幸災樂禍地看著馬剛,說:“這草埠的風景很不錯嘛,你來看看也算沒白跑一趟!”
誰知他這一句話壞了事,有個村民剛從地里回來,聽了他的話好心地提醒:“你們要到草埠啊,下邊那個才是,這是上柳村!”
馬剛的臉色頓時就變了:“好啊林科長,竟敢跟我玩這一套!”
瞞天過海
林平的確騙了馬剛。村頭那幾個人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這就是李部長說的“其他工作”的一部分。
事到如今,林平只得坦白,張大春的魚塘是出了點小問題,但是已經解決。他苦著臉說:“縣里正大力發展工業經濟,這點小事要經您的手發出來,所有的成績就可能都毀了!馬記者,您該理解我的苦衷,領導交給我的任務要是完不成,那我……”
馬剛毫不客氣地打斷了他:“縣里要政績,你也要成績,所以就不顧農民死活了是不是?民以食為天,你們眼里的小事,在農民那里就是天大的事!廢話少說,趕緊帶我去草埠!”
林平無奈,只得帶著馬剛往下游走了幾里地,這才來到了真正的草埠村。到了村口,馬剛長了心眼,要林平帶他先看排污口。排污口在河邊一叢亂草中,馬剛仔細查看一番,見沒啥異樣,這才進了村子。
村干部接到林平電話,早就和張大春在魚塘邊等著。馬剛嘲笑地指著魚塘對林平說:“看看,那不是死魚是什么!”說著掏出相機,啪啪拍起照來。魚塘上白花花一片,全是肚子朝天的鯉魚。
可拍著拍著,馬剛皺起了眉頭:“我聽說張大春的魚塘面積不小,這魚塘也太小了吧?死了的魚也不過幾百條嘛!”林平笑笑:“這有啥奇怪的,給你提供信息的那人夸大其詞了唄!”馬剛將信將疑,提出看看張大春的身份證,張大春回家取了來,馬剛細瞅了瞅放了心,這人真是張大春!
馬剛問起賠償的事,張大春咧著嘴說化工公司按市價全收,而且提供新鮮魚苗,他對此很滿意。馬剛顯然對目光短淺的張大春很失望,這次滿意了,那下回呢?他嘆口氣對林平說:“我看事情也沒啥大不了的,不值得上我們的報紙,這事就算了吧,省得毀了你的前途!”
林平等的就是這句話,拍掌笑道:“您這真是高抬貴手啊,走,咱找個地方吃飯去!”他領著馬剛來到一家僻靜的小山莊,要了一桌當地特色菜肴,開懷暢飲起來。
席間,有人悄悄給林平送來了一個信封,最后,林平把這信封推到了馬剛面前:“您辛苦一趟,這是一點小意思!”信封里是一萬元現金,馬剛掂了掂:“你常用這種方式‘滅火’?”林平笑笑:“你我各司其職,沒辦法的事!”
馬剛也不推辭,把錢揣到了兜里。酒足飯飽,林平親自把馬剛送上了去省城的班車。眼瞅著汽車開走,林平笑了:“馬剛,你小子還嫩點!”
水落石出
下午,林平下班剛走出辦公大院,就被一個人截住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馬剛!他二話不說把林平拽上一輛出租車,直奔城外而去。
林平意識到不妙,結結巴巴地問道:“你,你不是走了嗎?”馬剛冷笑一聲:“我的任務還沒完成怎么會走?不一起看個明白,報紙出來你們豈不是要耍賴?”
原來馬剛并沒有回省城,而是中途下車又返了回來。
林平頭上冒了汗,掏出手機想打電話,被馬剛一把奪了過去。不過十五分鐘,車到了一個村子,馬剛拽著林平直奔一個魚塘,只見水面上白花花全是死魚,幾條小船正往外撈,讓人看了觸目驚心!
馬剛犀利的目光緊盯著林平說:“這才是張大春的魚塘,損失不下十萬元!其實昨天晚上我就來取了證據,你領我去的那倆村子都是假的,別以為我不知道!”
他說得一點不錯。這三個村子緊鄰著,草埠村在河的最下游,林平先是張冠李戴,把馬剛領到了上柳村,然后又故意讓人“指路”,把馬剛領到了李營村。李營村那條排污口其實是另一家工廠的,村里的死魚也是從草埠村運去的,這樣做就是主動造成“隱瞞不住”的假象以取得記者的信任,用小問題替代大危機,最終達到瞞天過海的目的!
眼見事情敗露,林平使出了最后的殺手锏:“我這里有十萬元,一切好商量……”說著,掏出那張銀行卡遞了過去。
馬剛斷然拒絕,林平對此很是不解:“既然你不是為了錢,又早就知道了事情真相,為啥還甘心被我牽著鼻子走?”
馬剛拿出上次那個裝有一萬元現金的信封退給林平,然后微微一笑:“這個,你很快就會知道的!”
林平不敢怠慢,回城后趕緊跟李部長匯報了,李部長氣得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我早就看出這小子跟別的記者不一樣……”
第二天,馬剛的文章便見報了,出乎意料的是,文章的落腳點并不是污染事件本身,而是林平玩著花樣“滅火”的全過程,矛頭直指地方保護主義!
當晚,林平獨自找了家小店,很快就把自己喝醉了:他不是因為沮喪,而是因為高興!
其實,林平在第一時間就知道化工公司出了事。那天天剛蒙蒙亮,他從鄉下老家返回城里上班,途經草埠村時親眼目睹了張大春魚塘的慘狀。震驚之余他憤怒了,不但舉起了手里的相機,后來還巧妙地聯系上了馬剛,給他發去相關資料的同時,建議他借機給縣里的“消防隊員”曝曝光……
醉眼蒙眬中,林平取出一張手機卡換到手機上,馬剛的短信很快就來了:“俠士,事情果然像你說的那樣,他們玩了一整套花樣,結果我讓他們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種欺上瞞下坑害百姓的敗類就該落得如此下場……”
林平苦笑一聲,取出手機卡一折兩斷扔進了垃圾堆。他曾經以為為縣里“滅火”是維護大局的英雄壯舉,這回,他不過是良心發現自斷了“消防隊員”的“生路”,又算什么“俠士”?
還是馬剛說得對,假如一心只想著自己的前途而置百姓死活于不顧,你說他還是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