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智庫是如何運作的-視野
智庫即智囊機構、智囊團,也稱“思想庫”,或稱咨詢公司、顧問公司等,主要指由各方面專家、研究人員組成的專門研究咨詢機構,為決策者在處理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外交等各方面問題時出謀劃策,提供最佳的理論、策略和方案。
近年來,全球智庫行業發展迅速。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智庫,在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都占據絕對優勢,引領全球智庫發展,在世界經濟和國際外交中發揮著日益突出的影響力。那么,國外智庫是如何運作,進而在決策者權利和知識之間發揮什么作用呢?
起步較早的歐洲智庫
英國是老牌的工業強國,英國的智庫幾乎是與工業革命同時起步的,英國被認為是歐洲智庫的發源地。經過兩個多世紀的發展,英國智庫已經發展形成了一個規模較大、行業發展比較成熟的體系。
英國的智庫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工程咨詢的智庫,它們起步很早,適應于早期工程發展的需要,發展迅速;第二類是技術服務咨詢方面的智庫,主要以提供新技術、新知識為業務方向,服務項目包括設計新產品、對產品進行技術評定、對企業進行新技術改造、培訓新技術人才、提供新技術咨詢等;第三類是管理咨詢公司,服務范圍很廣,包括財政管理與行政管理、生產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調查與產品營銷、提供情報與設計程序等各方面的咨詢。
如果說英國的策劃咨詢機構是老牌的智庫,那么,德國的智庫則是后來居上。冷戰后,德國智庫呈現出穩定、快速的發展勢頭,其年增長率遠遠高于德國國民經濟的年增長率。在現代,德國已經形成了一系列著名的大型綜合性咨詢公司,產業高度集中,并實現了跨國經營。
后來居上的美國智庫
與歐洲的智庫相比,美國的智庫起步比較晚。但在戰后,美國智庫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均躍居世界首位。
美國的大型咨詢公司實力雄厚,機構龐大,經費充足,人才集中,經常從事全局性、戰略性、綜合性的研究課題。其競爭力很強,經濟效益也很好,可以說是全球智庫中的“巨無霸”。美國的大型咨詢公司常常被稱為“影子內閣”“影子政府”“美國政府的外腦”等,其在相當的程度上左右著美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決策。美國歷屆政府都十分重視智庫的作用。如尼克松政府和福特政府,遇到關乎重大問題的決策時,很重視聽取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的意見;卡特政府依靠布魯金斯學會為其出謀劃策,常請該學會就重大問題提供解決方案;里根政府把斯坦福大學的胡佛研究所作為自己的智囊團,讓該智囊團頻頻為政府出謀劃策。
為經濟改革而生的日本智庫
日本智庫的誕生和發展旨在為政府實施經濟改革、制定任務規劃、促進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戰后日本經濟之所以迅速騰飛,不僅有賴于國家戰略的“頂層設計”和強大支柱產業的牽引,也得益于智庫的整體性、前瞻性思考和高質量成果,為國家經濟決策提供了重要支撐。
經濟發展問題是日本智庫關注的重點領域。為了關注現實、瞄準前沿,日本智庫十分重視根據市場所需、行業需求調整研究方向。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經濟發展中的產業重建、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是國家亟需解決的重大課題。為此,日本智庫及時調整研究重心,把國土資源開發利用、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培育與轉型等作為重點研究領域。組織力量,集中開展系統專題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對策,確保國家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進入20世紀八九十年代后,隨著全球化、信息化浪潮以及經濟的低迷,日本智庫把研究重點調整到了產業升級帶來的金融問題、資源環境問題和能源安全問題,推出了一批重要的咨政報告,受到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