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幻想-成長
教育孩子并不難,難的是我們能永遠擁有一顆童心,以及如何用我們的智慧和愛去傳遞生活的理念和態度。
三毛曾經說過一句話:“每個生命都應該善待,包括自己。”
孩子的到來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樂趣,但也會打破我們原有的生活節奏。我們有一些人因為有了孩子而一切圍著孩子轉,這樣日復一日地生活下去,生活會愈發單調,照顧孩子也沒有了興趣,甚至夫妻間還會因此產生怨懟,可我認為這種做法并不可取,不能因為照顧孩子而放棄自己的一切。
現代社會的女人畢竟不是一百年前的女人了,已經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職業女性可以暫時地放下工作,要長期放下工作恐怕不太現實。
當然,為了自己的工作或學習而置孩子于不顧也是不可取的方式,這樣反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我的看法是,把孩子放在生活中,教育他們適應生活中的一切,教給他們生活的能力,這樣的教育對孩子的一生是非常有意義的。在孩子小的時候,還不能理解很多問題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懂得一些方式。
有一次我出差去黃山,那時女兒還很小,不知道什么是出差,后來知道我要離開她幾天,便很不愿意。
我沒有用其他的話來哄她,我只是說:“我去摘云彩。”
她馬上瞪大了眼睛問:“云彩可以摘嗎?”
我說:“可以呀,因為我去的山特別高,就可以摘到云彩了。”
她說:“那媽媽能帶一點回來嗎?”
我答應了她。她就再也沒有哭鬧,而且非常開心,見到小朋友就說媽媽摘云彩去了。
過了幾天我回來了,她一見到我就問云彩呢,我給她我喝水的杯子,說云彩就在那里。她看了一眼說沒看到。“云彩是氣,進去就看不見了。”她似懂非懂地看著我,我說,“等你上學就明白了。”
很多年以后,女兒上了中學,學了物理,有一天回來和我說,終于明白云彩是怎么回事了,她一直以為我在騙她。有一些事情過了很長時間仍然可以讓孩子記住,假設當時我真的騙了她,想必也是讓她無法忘記的。
1995年我去荷蘭學習,一走要走好幾個月。她知道我要走好長時間非常不高興,當時,她看到我必須要走的樣子,就問我什么時候回來。
我告訴她:“等花開的時候,我就回來了。”
剛到國外的時候,她每次給我打電話,都告訴我花還沒有開。
春節的時候我打電話,她和我說花開了,我問她是什么花,她說是姥爺家里的水仙花。我說要等到屋子外面的花開了,才會回來。
三月初的時候,她說屋子外面的花已經開了,問我怎么還不回來,我問她是什么顏色的花開了,她說是黃色的、白色的。我說等所有的花都開的時候,我就回去了。
四月中旬我回國的時候,北京大部分的花開了。我對她說:“你看,我沒有騙你吧,花開了,我也回來了。”
我們既然不能時時相伴,那么不如讓孩子生活在美好的期待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改變不了,但是我們要以樂觀的態度去生活。逃避是沒有用處的,欺騙更是不可取的辦法。
等到她長大以后,我每次出差都會告訴她我要去的地方,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有什么特別的、和我們這里不一樣的東西。在這樣的交流中,她會了解更廣闊的世界。當她將來出去旅行的時候,我相信她也會關注陌生的地方。
教育孩子并不難,難的是我們能永遠擁有一顆童心,以及如何用我們的智慧和愛去傳遞生活的理念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