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算術水平-視野
在美國生活過的人一提起美國人的數學水平,掛在嘴邊的話就是:“嘿,簡直是太差了!”其實這主要指的是美國的廣大平民百姓,美國的數學教授的數學水平肯定不差,在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獲獎者中,美國籍的獲獎者人數是最多的。
準確一點說,我們說的美國人數學差指的是普通人在心算口算能力上和我們中國人相比有著天壤之別。不夸張地講,在口算能力上,隨便揪出一個中國賣菜的老太太都比美國本土產的碩士博士強。
有個朋友講他剛來美國時,他的太太幫一個美國人家照顧小孩,那個小孩有個10歲的姐姐。有一天,這個姐姐問了我朋友一個問題:“7加8等于多少?”
朋友張嘴即來:“等于15。”
那個女孩子從沙發上站起來,看著他蹦啊跳啊,興奮得不得了。
朋友看了很奇怪,就問她為什么這么高興,她說:“我發現你是個天才!”
這個小女孩的結論是正確的,我這朋友確實是個天才,聰明絕頂,他被別人夸聰明那是家常便飯,聽了向來處之泰然,可這個小女孩的夸獎把他“雷”得半天沒說出話來。
照這個標準,咱全中國人可都是天才啊!
還有個朋友到商店買完東西,想起來要換零錢洗衣服用。美國、加拿大有種分幣叫quarter,價值是1元錢的1/4,即25美分。許多公共洗衣機、電話等都要靠塞這種硬幣來啟動。
朋友遞給收款員1元錢,請他換成quarter。
那個收款員手里拿著幾個quarter,顛來倒去,半天也沒弄明白應該找給她幾個quarter。
最后終于下定了決心,數出了5個quarter遞給了她!
說實話,剛聽這個故事我根本就不相信,數學再差還能差到這個程度?
這1塊錢換4個quarter,是人都知道吧?
朋友遂將她換硬幣的時間、地點和商店名字一一報上來,以證明她所言委實不虛。
他們之所以會鬧這種在我們看來匪夷所思的笑話,原因之一在于美國學校基本上不對孩子進行計算能力方面的訓練,從小學三四年級起學生就可以使用計算器,他們把學習數學的重點放在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上,和我們國內數學教育注重的方向不太一樣。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從事收款員這種工作的人,很多都是連高中都畢不了業的,本身就屬于在教育上有所虧欠的人,他們不僅數學差,其他方面的知識也都很差。要知道在美國讀高中不用考,只要老老實實去上課不惹事,就可以拿到畢業證。想上大學的也都可以上,區別只在于上什么樣的大學。
可是另一個朋友講的故事又讓我推翻了自己的這個結論,有些受過很高教育的人對于數學的基本概念也還是一塌糊涂。
這個朋友一直在美國公司里做橋梁設計和改造方面的工作。一天,他審閱同事的圖紙時,發現一個角度的計算有誤,就給改了過來并告訴了同事。
那個年輕人是公司新招聘來的工程師,剛拿到工程碩士學位不久。
過了一會兒,年輕人拿著圖紙過來問他:“你改的這個數據是怎么計算出來的?”朋友說:“很簡單,三角形的內角之和等于180°,你用180°減掉這個數就得出正確的角度了。”
他點點頭,站在那里琢磨著。
然后,他問了一個問題,讓我朋友聽了當場就要昏倒。
他問的是:“你說所有的三角形的內角之和都等于180°嗎?”
不過聽一位在美國大學任數學教授的朋友講,美國的教育方式對于有數學天分的孩子特別有利,因為過度訓練計算能力會抑制數學思維能力。美國有數學天分和興趣的孩子,數學思維能力沒有被重復性的題海訓練給抹殺和僵化,深入學下去之后,會真正理解數學的本質,學會建立模型,進行推理,并做出符合邏輯的判斷,會擁有強大的整合創新能力。這也就是在達到一定高度之后,美國的數學人才比中國的數學人才更厲害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