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漣漪-成長
生活就像一潭湖水,一陣風吹來,便會蕩起層層漣漪。
12歲那年,父母離異,從此我心中再沒有“幸福”這個詞語。我氣,我恨,氣父母沒有給我一個完整的家,恨他們不負責任,沒有讓我享受到一個12歲孩子該有的愛。
又是一個無聊透頂的晚上,鈴聲響了10下,我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里。父親坐在沙發上,一臉嚴肅地問:“又出去玩兒了?”我沒接他的話茬,徑直往自己的房間走。“你為什么要這樣?你知道你讓我操了多少心嗎?”父親繼續嘮叨著。我不耐煩地轉過頭,回敬道:“你們大人永遠是這樣,不愿在一起了就要離婚。既然這樣,為什么還要結婚?”父親臉色鐵青,張了張口想說什么,但又咽了回去,看得出他很生氣,雙手在顫抖。我頭也不回地跑出了家門,重重地把門帶上,“砰”的一聲,我把自己的心關在了門外。
我漫無目的地走在燈火闌珊的大街上,踢著腳下的石子,看著行人的笑臉,我有些心酸,有些無奈。忽然想起了以前母親做的香噴噴的紅燒魚,想起了家門口那棵歪脖子槐樹,想起了院子里那張缺了角的乒乓球臺,想起了童年那段一去不復返的快樂時光。我下意識地看著手機屏幕上那張全家福,苦笑了一聲,心在滴血。為什么孤單的永遠是我?
我獨自坐在公園的石凳上,一陣風吹來,感覺渾身發冷。手機上清楚地顯示著10:52。我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土,轉身往家的方向走去。
打開門進去,屋里靜悄悄的,沒有一點聲音,只剩孤單來陪伴我。空蕩蕩的客廳里,桌子上放著一本書,還有一張字條,我沒有心思理會那些東西。口渴得很,我去桌子旁倒水,瞟了一眼,字條上寫著:“我去加班了,灶臺上有飯,熱一下就可以吃了。”旁邊的那本書—《孩子,你慢慢來》,名字很特別。我翻開書的扉頁,上面有一段話:“孩子,你慢慢來。雖然我給了你一個破碎的家,但你畢竟是我的孩子。我依舊愛著你,我愿意等你慢慢發現我的愛。孩子,你慢慢來。”
我的眼睛模糊了,內心的感動、一肚子的委屈全都隨著兩行淚水傾瀉而出。也許我一直錯怪了父親,也許我本來就和別的孩子一樣擁有幸福,可是我的偏執讓自己把父親的愛拒之門外,我的任性使自己錯過了太多的幸福。
雖然我不太確定,太陽落下去的地方是否有永恒的愛情;也不知道,海水枯竭的時候是否有永遠的友情;但我從此懂得了一個道理:即使山崩地裂,親情也不消失;就算天荒地老,幸福亦會永存。
我要告訴父親:“無論生活是風平浪靜,還是充滿激流險灘,我永遠愛著你,我們都要做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