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美人魚之咒-成長
一位閨蜜要結婚了。她的嫁衣是我送的,我早就看好了:送她一套魚尾裙的紅色禮服。不是因為其他,只是因為她的戀愛方式是典型的美人魚型:暗戀而不敢告白。沒學心理學前,很少想到她的戀愛類型和童話有關。學習心理學中的意象對話后,我發現:人們的意象中常有童話原型。
那一天,她又來我這里述說剩女之苦——說是相思之苦,我怎么聽怎么覺得她是甜蜜的。我一時興起,說給她做意象測試。意象是以一種內部的表征來表示對外部世界的知覺,被作為幫助來訪者生成、表達、理解自身象征的想象的語言。我讓她閉上眼睛,放松之后,潛到海底。在海底、她看到的第一個形象就是美人魚。這條美人魚最愛說的話是“愛他,但不敢讓他知道。”
做好意象后,她說有轟然洞開的感覺:原來,從小到大,她都在重復這個腳本。高中時,她非常喜歡班上的一位男生,卻不敢有任何表示。她最大膽的行動就是元旦在全班同學都送賀卡之際,給這位男生送了一張自制的賀卡,并只寫了“祝你快樂”,但賀卡上那幅畫的每一根線條都是她精心畫出來的。在青蔥歲月中,她的這段暗戀不敢向任何人訴說,不僅對方毫不知情,而且她羞澀到不敢告訴女友。
大學時,她暗戀班上的一位男生。她慌亂地回避著,躲閃著和他的相遇,卻又在心里渴望看見他、聽見他。當宿舍姐妹們看出端倪想要促成他們時,她卻手足無措地逃開了,因為她覺得那個男生在尋找機會接近她的一個姐妹。
讀研時,她暗戀上師兄宿舍的一位“堂”師兄。有事沒事,常常去師兄宿舍玩,只是為了看到他。粗心的男生們絲毫不知她的心思,當著她的面說起那位堂師兄在外地的女同學對他怎樣好。她黯然神傷,悶悶不樂,但怎么也沒有勇氣有任何表示。
工作后,一次出差,她和另一城市的某剩男相識,彼此感覺都不錯。但她一直懷疑自己對對方的好感多于對方對自己的好感。于是,她再一次上演美人魚的經典腳本:“愛他,但不敢讓他知道。”
她關心他,細致到每天都提前查了某男所在城市的天氣預報,然后發短信提醒他上班帶傘或加衣。她在意他,每一條他發來的短信都舍不得刪。有空就拿出來讀。她愛他,時時刻刻拿個照相機拍照,把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郵件給他。但她卻不敢告自。
做完美人魚的意象,她了解了自己的童話原型,覺得不敢告白的背后,是怕被王子拒絕,怕失去愛。在童話中,美人魚和王子生活在兩個世界中,而想要在一起,就要付出代價。美人魚在短暫的愛后,失去了所有:聲音、生命和家人。
她決定去拜謁美人魚。在哥本哈根的港口,她終于見到了傳說中的美人魚。但她很失望:美人魚這么小啊!看上去很平凡啊!在她的意象中,美人魚要更有靈氣、飄逸和美麗。原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美人魚形象。
當她再次來找我時,我們一起重讀了美人魚的童話。她若有所思地說:“即使是童話,也不像我想象得那么美麗。”
“是的。即使是在童話中,愛也需要勇氣。美人魚敢于去愛,敢于為愛付出代價,你敢嗎?”
“我不敢愛嗎?”她有點驚訝于我的問題。“每一次,你都是早早退縮。退縮的背后,不就是沒有勇氣去愛,害怕被拒絕嗎?所以你把這個腳本演繹了很多次,并沉浸其中,把自己淹沒在海水中,卻始終沒有勇氣像美人魚一樣走向陸地。”
明白了這一點,她回去就給某男寫了一封郵件——還是不敢打電話。讓她沒有想到的是,某男居然也是一條美人魚——愛她,但不敢表白。
半年之后,我終于送出了許諾多年的嫁衣。
美人魚是真正懂得愛的。當她最終因愛而放手后,她獲得了不死的靈魂。僅僅有勇氣去愛還不夠,還要懂得愛。我祈禱他們的愛能夠超越童話。童話不是我們生活的咒語,它的本質是把我們生活中不能實現的夢想呈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