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的速度-成長
博爾特生于一個普通的鄉村家庭,父親經營著一家小小的雜貨店,到他十幾歲時,生意越做越差,不僅沒有賺到一分錢,反而欠下一大筆債。為了能多賺點錢補貼家用,有著裁縫手藝的母親一天到晚不停地工作,但往往總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博爾特姐弟三人的日常開銷。
在牙買加,窮苦人脫離貧窮的唯一途徑就是練長短跑,博爾特從小淘氣調皮,表現出極高的“運動能力”。年齡稍大點,他更加不“安分”,總是和小伙伴出去玩耍嬉戲,常把父親最心愛的帽子填充上棉花當足球踢著玩。為此,父親把他送到當地的體校,讓他練習短跑,希望他也能成為田徑冠軍,光宗耀祖。
進入體校,博爾特并沒有發揮出自己超強的“運動能力”,更沒有體味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面對重復單調的技能訓練,博爾特不愿意吃苦,常常偷懶。只要教練不注意,他就躲在一邊和其他人玩耍,從不把教練說的話放在心上。更可氣的是,他三天兩頭惹是生非,成為學校有名的“害群之馬”。所有人包括父母在內,都認為他不成氣,不是練短跑的料,更不可能當上短跑冠軍。
為了送博爾特上體校,父母拿出了家里的全部積蓄。母親一天要做好幾件衣服,常常夜以繼日做活,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用來支付他的各項學習費用。面對放蕩不羈的博爾特,母親苦口婆心地教育,棍棒暴打,甚至以死相逼,卻看不到什么效果。為了慶祝他的12歲生日,三個月前,母親表示愿意滿足他的一個愿望。于是,他提出想讓母親給他買一雙短跑鞋。
從這天起,母親白天幫別人扛麻袋,晚上坐在燈下做裁縫活。為了攢錢,母親從微薄的生活開支中省下一分一厘,甚至還偷偷跑到地下血站賣血,因為長期體力透支,營養不良,母親因此落下了腰傷,每到刮風下雨就疼得厲害,但她從沒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任何的勞累或不適。終于,在他過生日的前一天,母親湊夠了錢,給他買了一雙名牌短跑鞋。在送給他之前,母親還特意在上面繡上一顆紅心,并告訴他:“孩子,這雙跑鞋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里面包含了我對你的愛。”看到母親用血汗錢換來自己羨慕已久的短跑鞋,博爾特翻然悔悟,熱淚盈眶,他“撲通”一聲跪在母親面前,請求母親原諒自己先前的無知,他發誓一定要成為短跑冠軍,活得像個人樣。
從第二天開始,博爾特像完全變了個人似的,早出晚歸,刻苦訓練,每天堅持至少跑20公里。幾年后,他的身高已躍到1。96米,專家們認為他四肢過長,跑步時四肢擺動頻率低,身體協調性差,不適合練短跑,為此,他的教練也多次勸他改練排球或籃球,但他一想到自己的諾言,心里就默默地念叨著兩個字:“堅持!”繼續數年如一日地拼命訓練。
天道酬勤。2001年,15歲的博爾特在加勒比共同體運動會上,一舉奪得200米和400米兩枚銀牌。隨后,他的成績迅速提升,2002年,在世界青年田徑錦標賽200米決賽中奪得金牌。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上先后打破100米、200米世界紀錄。2009年,在柏林舉辦的世錦賽上,打破了100米、200米世界紀錄,成為以打破世界紀錄成績囊括世錦賽男子100米、200米兩枚金牌的歷史第一人,再次震驚世界。2011年9月3日,在韓國大邱舉辦的世界錦標賽賽場上,他再次創造了男子200米有史以來第四的優異成績,再次展現“世界飛人”風采。
當記者問起博爾特為什么能不斷突破自我時,他總是飽含深情地說:“因為我的母親,是母親送給我的一雙短跑鞋不斷成就了我。”母愛的速度有多快?對于被譽為“牙買加閃電”的博爾特來說,母愛超越閃電。的確,偉大的母愛往往超越閃電,成就奇跡,鑄就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