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熊用尿“圈”獵物-視野
在我國東北的大興安嶺林海深處,生活著一種既像紫貂,又似黑熊的動物,這就是貂熊。它有異乎尋常的本領,每當饑餓時,它就用自己的尿在地上撒一個大圈,凡是被圈入圈中的小動物如中魔法般,竟不敢越出圈外,只能待在圈內一動不動,乖乖地等待貂熊來捕食。更為奇怪的是,圈外的豺狼虎豹等野獸,也不敢撞入圈內。這個“禁圈”具有捕食與自衛的雙重功能。
貂熊的尿液中究竟含有什么成分?為何具有如此大的魔力?這至今還是個謎。
科學家們發現,從脊椎動物的魚、鳥到種類繁多的哺乳動物,甚至某些無脊椎動物都有“畫圈”的本領。雄性棘魚平時是成群生活的,但到春天棘魚繁殖時期,它們的性格就會發生重大變化。一條雄棘魚會攆走附近的其他雄性棘魚,在自己的周圍“圈地”,成為“圈主”,并在其中筑巢。當其他雄棘魚游近時,嚴密監視圈占界線的“圈主”便立刻豎起背脊上的棘,迎上去決斗,以捍衛自己的領地。格斗在圈占的邊界附近進行,“圈主”很少游過邊界進行追擊,不過并不是所有棘魚都不能進入圈內,“畫圈”的雄棘魚只攻擊外來的雄魚,而對外來的雌性棘魚卻格外歡迎,它們能友好相處,從不互相攻擊,真是典型的“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有人曾目擊一條1米多長的麻蛇順葡萄藤滑行而來,這時一只黃鼠狼突然竄出,繞蛇一圈,然后退去,蛇立即停止滑行,待在原地吐舌頭。幾分鐘后,5只黃鼠狼相繼竄來,各叼一段蛇肉揚長而去。
田螺也有這樣的“特異功能”,曾有報道說,水田中一只田螺繞螃蟹畫了一圈,這只螃蟹便待著不動了。幾天后螃蟹腐爛,最終成了田螺的美食。
動物的“怪圈”生動有趣,其間奧秘令人不解。不過從大量的事實可以看出,“畫圈”并不是動物對空間本身的欲望,而是根據生活需要產生的一種本能。它們或是像貂熊一樣,通過“畫圈”以取得食物,并保證攝食的安定性;或是像雄棘魚一樣,通過圈占招徠異性,進而生兒育女,繁殖后代。總之,動物的這種具有深刻生態學價值的本能,是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