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如此聰明,為什么沒有后代繼位?
司馬師如此聰明,為什么沒有后代繼位?
說到司馬師其實這個人也挺有意思的,因為他這個人其實真的是好恨啊,為了權利也算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來的,最后他也算是奪權了,但是我們非常的了解這個人的話會發(fā)現他其實也真的是挺慘的,雖然有大權在握而且聰明伶俐,雄才偉略的,但是自己卻沒有后代繼位了,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下面我們不妨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看看!
自公元249年高平陵之變后,司馬家就取得了魏國的軍政大權。兩年后司馬懿去世,作為司馬懿長子的司馬師繼承父親的地位。
司馬師掌權期間,與東吳進行了數場戰(zhàn)役,取得新城之戰(zhàn)的勝利。司馬師戰(zhàn)功滿身,在魏國朝廷的聲望一日高過一日,而曹芳并不甘心做傀儡,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結果被司馬師發(fā)覺,參與大臣被滅族,張皇后被廢,曹芳自己也被廢為齊王。
司馬師迎立曹髦為帝后,威勢更上層樓,卻引發(fā)了淮南三叛中的毌丘儉、文欽之亂。司馬師親自出馬,平定了這場叛亂,但在平亂過程中,司馬師遭遇襲營,眼部受傷,最終因此身亡,終年四十八歲。
四十八歲的司馬師并非沒有后代,他只是沒有兒子,他和第一任妻子夏侯徽生了五個女兒,但和第二任妻子吳氏、第三任妻子羊徽瑜以及眾多侍妾都沒有生下孩子。估計司馬師自己也擔心死后沒人繼承,所以把司馬昭的次子司馬攸過繼為自己的兒子。
司馬攸出生于248年,司馬師則去世于255年,這一年司馬攸才8歲,自然不可能繼承司馬師的權勢,畢竟此時司馬家只是權臣,還不是皇室,幼主繼任分分鐘就給人滅了。所以繼承司馬師權位的是司馬昭,司馬昭也是老手,迅速穩(wěn)定住了局勢,這才有后來的司馬家篡位,不然一家人都得在黃泉路上碰頭。
司馬師的權位由司馬昭繼承,但他的嗣子司馬攸也不能什么都沒有啊,所以司馬攸就襲封舞陽侯(司馬師并沒有王位),后來被哥哥司馬炎封為齊王。
司馬攸的能力很出眾,也曾一度是司馬昭中意的繼承人,不過司馬昭最終還是決定將晉王之位傳給長子司馬炎,由司馬炎來完成改朝換代的事業(yè)。
皇家無情,司馬昭也經常憂慮司馬攸的未來,在臨終前,司馬昭“為武帝敘漢淮南王(劉安)、魏陳思(曹植)故事而泣。臨崩,執(zhí)攸手以授帝”,告誡司馬炎不要兄弟相殘。
或許是父親的話起了作用,在司馬炎在位前中期,他對司馬攸還可以,司馬攸歷任驃騎將軍、司空、開府儀同三司等要職,而且頗有建樹。這也導致在司馬攸在位后期,朝廷內外要求司馬攸繼位的呼聲高漲。
司馬鹽怎么會坐視皇位易手兄弟,很快,司馬攸就在荀勖等人的“讒言”下被排擠出朝,司馬攸憂憤而死,時年三十六歲。
得虧司馬攸死得早,不然看到后來的八王之亂,又不知作何感想,甚至以他的聲望,也有可能坐上了那個位子觀光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