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藏羚羊的故事-視野
寂靜的群山依舊堆積著厚雪,藏在雪層下的夏天已經來到了青藏高原。我乘坐的去可可西里的汽車迎著晨曦急馳,汽車過站不停,箭鏃一般。我的腦海里一直翻騰著友人講的那個關于藏羚羊和鳥的故事,總覺得這樣的事太蹊蹺,動物之間竟然能這般和諧相處!
背后有故事,誰為我開窗?
過去我只知道,每年夏天,高原上各個角落的藏羚羊都要跋涉數百里甚至上千里,來到可可西里的鯨魚湖、太陽湖和月亮湖等湖沼地,度過產假,生出可愛的小藏羚羊,卻未深究這是為什么。現在友人把罩在我眼前的墨鏡摘下來,我看到了一片深邃的海,那里面閃爍著純情和纏綿。
遠處,不知誰家的女子用細細的嗓音唱著“花兒”,像隔著一個年代,只有聲不見人。那歌聲也跟著公路轉彎。再遠一點兒,有一間小房子像郵票一樣貼在山腰,那就是我要去看藏羚羊的觀景臺。
這是坐落在小山包上的一間小木屋,木墻木頂木地板,春夏秋冬不論何時進屋都會有一股松杉的清香撲鼻而來。往大處猜,它的面積也就10平方米。區別于一般屋子的是,它的前后兩扇窗子很大,幾乎占了墻面的一半。打開木門,屋里豁亮,陽光隨之流進;木門一關,溫暖在里面,風雨在外面。草灘上的小路遠了,遠處的雪峰更遠了。簡陋的小木屋是早些年可可西里志愿者的臨時棲身地,后來他們有了新家,小木屋便廢棄了,成了一個天然的觀景臺。這天清晨,兵站站長陪同我早早地來到小木屋。他對我說,藏羚羊的許多故事你都不知道,它們既風趣又離奇,你在這里看看就一目了然了。
我們站在窗前瞭望,黑夜的眼睛在輕輕地合著,太陽修長的胡須慢慢地伸進了可可西里。我最先看到窗前一二百米的坡上,閃爍著先是一行后是一片的白點。日光、幻景?我難以判斷。那白點越來越亮。那是藏羚羊,白亮的點是它們的尾巴。渾身褐色的藏羚羊在尾骨上有巴掌大的一塊白毛。它們如果成群結隊地跑起來,像風一樣快,那些白點好像流螢一樣劃過草原,很是惹眼。
我看到那些少說也有三五百只的藏羚羊,慢慢地移到了不遠處的一個湖邊,很快就布滿了整個湖畔。有的臥著,有的靜立,還有的緩緩走動。它們不論呈現何種狀態,都很悠閑。站長告訴我,雌藏羚羊一年一度的產假就這樣開始了。當然,光靠它們自身的條件,這個產假是難以過得完美的,還要靠鳥們來助興。
果真,不一會兒天空飛揚起片片銀光,那是一群鳥展開的翅膀。天空傾斜著,陽光傾斜著,鳥的翅膀傾斜著。鳥兒旋轉了幾圈,突然掉轉方向,朝著藏羚羊棲息的湖畔落下。正沉浸在安閑的小憩中的藏羚羊,顯然已經習慣了鳥的飛翔與降落,不受任何驚擾。很快,鳥的叫聲就像打破了的生鐵,此起彼伏地歡唱起來。這些對藏羚羊都沒有絲毫的影響,它們還是那么悠然自得地或臥或站或走。有一只鳥竟然膽大包天地跳上了一只藏羚羊的背上,那藏羚羊還是靜靜不動,那鳥用長長的嘴在藏羚羊背上啄著,那是在撓癢癢呢!
站長說,藏羚羊和鳥的這種友好相處,完全是因為它們之間的互相依賴,共求生存。他詳細地給我講了起來——
每年7月前后,正是可可西里那些湖泊處于干燥的時期,大湖的邊沿及周圍的小湖干枯以后,細膩的膠泥表土逐漸干裂成一個個瓦片狀的凹形碟盤。正是這硬中呈柔的碟盤天然地為藏羚羊和鳥們各自所用。雌藏羚羊產仔前后,奶水增多,乳房膨脹發痛,愈來愈脹。它們就經常臥在那些膠泥瓦塊上,磨蹭乳房,將過多的奶水擠壓流出,方可舒服。積于膠泥瓦塊上的奶水并不輕易滲漏,猶如盛在水碗中一般。這只母羊擠一點兒奶,那只母羊又擠一點兒奶,瓦塊中的奶水漸多起來。于是,饞了棲息在湖中的水鳥,它們爭食這些母性藏羚羊的遺奶。同時隨吃隨拉,瓦塊上又積下了許多鳥糞。母藏羚羊和剛出生的小崽子就舔食這些鳥糞。鳥糞里含有豐富的氮、磷、鈣等營養物質,是藏羚羊強身壯體的極好補品。
我站在小木屋的窗口前,看藏羚羊,看鳥。因了這鳥自由飛翔,天空才變得那么蔚藍;因了這藏羚羊安閑產仔,藏村阿媽熟睡后那平靜安詳的眸子里才把幸福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