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三塔的傳說-民間故事
在嘉興西門外的京杭大運河畔,一字并排矗立著三座寶塔,這就是有著嘉興古城標志之稱的嘉興三塔。遠遠看去,三座寶塔渾然一體,巍然聳立,雄震一方。殊不知,嘉興古城正是因為有了這鎮城之寶,才從此走向了繁榮,步入了昌盛。
人們不禁要問,這是何因,此寶塔又為什么要三座并列地立在河畔呢?這真是孩子沒娘說起來話長,故事還要從古代嘉興的一種民間水上競技項目“踏白船”說起。
古代的嘉興是江南河畔的一座重鎮,古稱嘉禾。江南河指的就是江南運河,也就是今天的京杭大運河。那時的嘉禾民風淳樸,安居樂業。每到農歷三月十六這天,為了祭蠶神,就要舉行一次“踏白船”的民俗活動。“踏白船”也稱“搖快船”,盛行于嘉禾水鄉,是民間自發舉行的一項活動。名稱來由與宋將岳飛有關,相傳宗澤因賞識岳飛的才能與忠勇,任其為“踏白使”。為鼓勵賽船者以岳飛的無畏氣概參加競渡,故稱此項活動為“踏白船”。
到了舉行“踏白船”的日子,連嘉禾官府也要發布命令,凡“踏白船”賽的水道禁止通航,可見此舉絕非僅僅只限于娛樂。
話說這年三月十六蠶神生日,四鄉八里的蠶民便搖船云集到江南河嘉禾的白龍潭段,因這里河道較寬,鄉民們一向都在這里舉行一年一次的“踏白船”。
遠遠望去,白龍潭與江南河連成一片,水域寬闊,碧波蕩漾。賽事一開始,只見那些船一條條像脫弓的箭,在這片水面上你追我趕。這時,有人說跑得快的就是船好,也有人說不單是船好,還有“活”好。其實這船也就是嘉禾水鄉常見的農用船,這種船船體稍長,船底呈弧形,涉水阻力甚小,但急搖時左右穩定性較差,鄉民們稱之為“活”。因此這成就了“踏白船”在表演時速度快又驚險的一幕。
不一會兒,只見一條經過改裝的船領了先。這條船的船艄搭上了木板橫“跳”;船尾上安了兩支琵琶櫓,兩人一組同搖一櫓;船艙幫口兩邊安放五六排木槳,人手一槳,合力齊劃;船頭插著一面村坊旗號。在側面,插著一面黃色牙旗的船也不相讓。他們一會兒比快,在這里稱“旱踏”;一會兒競險,在這里稱“水踏”。兩條船實力相當,你追我趕,賽得正猛。
就在這兩條船追逐正歡,那條插有村坊旗號的船一馬當先駛進白龍潭時,只見岸邊有一僧人揮手急急喊道:“別劃了,趕緊上岸!”
豈知他“岸”字剛出口,忽見一陣巨浪從水底掀起,把這插有村坊旗號的船拋向了天空,忽地又跌落下來,一瞬間人和船都翻落在水中。這情景來得太突然,讓在兩岸圍觀的人都感到震驚。是河面受到了什么打擊,還是水中有什么怪物?不過一切來得快去得也快,過了一會兒,河面上又恢復了平靜。
這時,只見岸邊那位僧人一邊在“阿彌陀佛”地念著,一邊還在使勁地喊:“河里的船趕快靠岸!河里的船趕快靠岸!”
當所有的船都靠了岸,鄉民們就都圍上了這位僧人,詢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僧人說:“阿彌陀佛,如我沒有猜錯的話,這白龍潭里有條蛟龍在作孽。”
蛟龍作孽?一聽僧人這么說,鄉民們陡然想起了什么。有人曾經聽說過,經常有船只路過這白龍潭時,就莫名其妙地不見了,莫非與這白龍潭的蛟龍有關?
這樣一說,不僅答案出來了,也給這些鄉民們增添了幾分恐懼。頓時,無助的鄉民們都把僧人當成了神人,紛紛磕頭作揖:“大法師,求你救救我們吧!”
僧人說:“我也只是路過這里,偶見此景,頓生疑念。”
有人問:“請問大師來自哪里?”
“我不是什么大師,法號曉一,來自寒山寺。”
當知道他是來自姑蘇寒山寺時,大家更對他肅然起敬。鄉民們都跪下,求他為嘉禾人除去這個大禍害。
只見曉一雙手合十,一聲“阿彌陀佛”后說:“我想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這白龍潭邊建一座寶塔,鎮住這條蛟龍。”
建寶塔鎮災壓邪?鄉民們一聽此話很有道理,按照風水說法建塔鎮妖,這在各地都有先例。于是立即有人把此事報告給了當地的官府。此時官府也正在為白龍潭有船只莫名其妙消失之事煩惱,現聽說有寒山寺的大師說可建塔鎮災壓邪,立即批準建造。
說干就干,數月后,一座七層六邊形寶塔立在了白龍潭的河邊上。
不久后的一個傍晚,一條路過白龍潭的船只被突如其來的巨浪給掀翻了,剎那間,船和人都沉入了潭底,旋風卷起巨浪,把寶塔的頂端也給掀塌了。一時間,嘉禾上下風聲鶴唳,不僅船只不敢走這里,連路人都繞著走。
“這是怎么回事?”有人說,“莫非這個寒山寺的和尚是假的?”
又有人說:“假不假咱們去趟寒山寺不就知道了。就算他不在,咱還可以燒燒香拜拜佛,求菩薩保佑,再求高僧法師給我們施法術滅了這害人的蛟龍,不然咱們嘉禾就永無安寧之日了。”
于是,鄉民們紛紛結伴來到寒山寺,沒想到,一進山門,迎接他們的竟然是僧人曉一。這時,大家誰也不敢亂說話了,都像見了親人一樣,“曉一師父、曉一大師”地叫了起來。
曉一聽了鄉民們的來由,知道寶塔不僅沒有鎮住蛟龍,反而讓它把寶塔給掀塌時,立即意識到這條蛟龍的修行不淺,便帶著鄉民們拜見了寒山寺里方丈法師行云。
行云法師掐指一算,說:“白龍潭我去過,就此龍在這里的道行,單塔已壓不住它了!”
“那怎么辦?”鄉民們急著問,“就沒有什么法子可以治得了它嗎?”
“法子倒是有,”行云法師點點頭說,“一是要運土填潭,二是要建三座寶塔才能鎮住蛟龍。”
“要建三座寶塔?”
“有句古話叫事不過三,建三座寶塔不僅能鎮住蛟龍,還可以給嘉禾辟邪消災,帶來福祉。”行云法師囑咐他們說,“你們回去商量吧,開工之日我和你們一道來運土填潭。”
鄉民們一聽就像吃了定心丸,都回家準備填潭的事。
不久,運土填潭、建三塔的工程開工了。行云法師果不失約,與嘉禾鄉民們一道運土填潭、建塔。
三座寶塔在白龍潭立起的當天,嘉禾上空紅日高照,鞭炮鑼鼓震天響。只見三座寶塔頂上披著一道金光,鄉民們都為從此嘉禾無禍害而歡呼雀躍。
這時,只見行云法師叫人抬來了兩根石柱,重重地立在這三座寶塔前。
鄉民們奇怪了,問:“這是為何?”
行云法師說:“一是把那作孽的蛟龍永遠釘在這石柱之下;二是這兩根石柱立在這三座寶塔前,對三塔還有一個保護作用,是護塔柱。”現在從石柱上的痕跡來看,的確應驗了行云法師當初說的話。
從那時候起,在江南河邊矗立起的這三座寶塔,顯得格外威嚴莊重,路過此地的船只看見三塔,就知道是到了嘉禾。
三塔立起來后,蛟龍果然被鎮住了,再沒起什么風浪。
嘉禾一年一度的“踏白船”活動照樣開展起來,而且比以前還來得火暴,連“女踏”也出現了。這里,女子參賽就稱為“女踏”。從此,三塔成了大運河的標志,也成了嘉興古城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