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的酸甜味道-成功之鑰
2009年春節(jié),馬穎候鳥般飛回武漢。這個眉眼彎彎的女孩,內心一片冰涼。大學畢業(yè)半年了,工作依然沒著落。
她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在淘寶網(wǎng)開了店,好歹先糊口。一連幾天,她蹲在電腦前,生怕商機一閃而過。一周時間,也就賣出幾件情侶衫,生意蕭條。
淘寶網(wǎng)有幾千萬家店鋪,只有有特色,才可能吸引流量。“是不是找個模特,拍個圖片?”閨蜜建議。
馬穎把自己的照片放到網(wǎng)店上。免費廣告一掛出,生意熱鬧了一陣子,又店前冷落鞍馬稀。看來單單只賣一種服飾,還得喝西北風。一不做二不休,馬穎挑選了一批服裝。還找來朋友替自己拍照,她要自己給自己打廣告。
馬穎店鋪漸漸有了回頭客。但收入很一般。正一籌莫展,2009年4月的一天,有人找到她,請她去拍學生裝照。此時,馬穎才知道,有專門的“草根模特”為網(wǎng)店作宣傳。他們美其名曰:麻豆,即英文Model(模特)的諧音。
一不小心做了一回麻豆。馬穎也要自己實踐一番。4月20日,進了一批不錯的服裝后,她首先鎖定了“模特”目標——收銀員李蕤。聽說免費照相,李蕤一口應諾。
折騰了一天,付給攝影師一筆不菲的勞務費,馬穎吸了口涼氣:這足足花費了她半個多月的收入。慶幸的是,圖片賞心悅目。
雖然花錢,效果卻實實在在。月末,馬穎的網(wǎng)上銷售額比上月提高了50%,足足賺了5000多元。6月底,又一批貨物入庫,急需“麻豆”來宣傳。可一想到攝影師獅子大開口,她仍心有余悸。
找攝影師花費大,自己又玩不轉。馬穎相信很多店主,正跟自己一樣苦惱。調查后,她發(fā)現(xiàn)所謂網(wǎng)絡“麻豆”,只是些屬于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散兵游勇,還沒有形成市場規(guī)模。馬穎很快得出了一個一試身手的方案:自組麻豆幫,集中培訓麻豆,統(tǒng)一向全國網(wǎng)店輸送“模特照”。
馬穎開始實施她的計劃。她一邊買來速成的有關攝影技巧和化妝技巧的書研究:一邊繼續(xù)開網(wǎng)店,做業(yè)余麻豆維持生活。
2009年9月初,馬穎用四處籌來的資金注冊了公司,還配置了數(shù)萬元的攝影材料。對招聘的員工(麻豆),要求相貌端正,有個性。此外,她與兩個攝影師簽訂了臨時合同,在自己力不能及的時候,幫一把。
10月,得到第一筆訂單后,馬穎的公司運轉起來。一個月就賣出了童裝、首飾系列。除去“麻豆”們的工資,她凈落了5000塊錢,加之自己網(wǎng)店銷售,立時當上了“萬元戶”。想到一年就是十來萬,她興奮得睡不著覺。
事業(yè)正要更上一層樓時,馬穎接到一個慈善組織的邀請,去石家莊參加“外拍”,為一個患絕癥的女孩募捐。她猶豫了,公司剛開業(yè),能禁得住這樣“鬧騰”嗎?
第二天,馬穎征詢大家的意見。出人意料的是,一半以上的麻豆都主動請纓,而且是自掏腰包。
11月12日,在馬穎的帶領下,一行人來到了石家莊。天公不作美,暴雪紛飛,寒風如刀。在野外取景的麻豆們臉被凍僵了,笑也笑不出來,卻依然堅持著,一個動作不到位就重復十次甚至上百次。馬穎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次外拍,很多客戶激賞馬穎的大義之舉。他們把商品寄到她公司,等拍攝完成后再寄還。
一晃到了2009年12月,阿里巴巴網(wǎng)貨交易會在成都舉辦。聽到這個好消息,馬穎馬上聯(lián)系主辦方,買展位。對方詢問是什么產(chǎn)品?馬穎如實相告:展銷模特。
接電話的大姐愕然,“是塑膠模特嗎?”馬穎一通解釋,大姐才恍然大悟。表示得向上面請示一下,沒想到阿里巴巴對“新生事物”很有興趣,破例通過。
12月18日,交易會最醒目的展位上,信心百倍的馬穎帶著一群穿得個性十足的麻豆以及臨時培訓的兒童麻豆……風風光光地走著臺位,有板有眼地擺著經(jīng)典的pose。臺后大屏幕上還不斷顯示著約法三章:不代言洋垃圾服裝,不代言以炒作為目的的虛假服飾云云。
展臺前人頭攢動,馬云聞訊也忍不住來湊熱鬧,“我這個本家,真不簡單!”短短三天的展銷時間,馬穎就同來自全國各地的上百家網(wǎng)店簽約,金額超過20萬元。
馬穎快樂地開網(wǎng)店和當“麻豆幫主”。當然,不再是為解決吃喝,而是她已經(jīng)愛上了這麻辣翻天的淘金生活。好玩,能幫助人,又有錢賺,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