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怎樣“坐月子”-新知探索
在人類之外的動物界,哪些動物產后坐月子?動物在坐月子時都干嗎?靈長類動物的月子和人一樣嗎?
昆蟲生了就閃
魚兒月子有幾種
先文案野生動物。無脊椎動物說起來就沒意思了,譬如那些六足的昆蟲,它們把卵產在各種適宜孵化的地方,之后便振翅一飛,該吃吃,該喝喝。
脊椎動物的情況復雜些。很多人都聽說過或在電視上看過,大馬哈魚逆流而上產卵,中途又遭棕熊的毒手,成為腹中餐。到達目的地的大馬哈魚產卵之后,大多一命嗚呼,就別提什么坐月子了。但大多數魚類還是會繼續生存下去。魚類產卵之后的行為,大致有3種類型:無親體護衛型;親體護衛型;親體攜帶型。
兩棲爬行動物
“產婦”沒心沒肺
兩棲爬行動物方面,大概多數也是產后溜之大吉的主兒。許多蛙、蟾蜍、蠑螈等把卵產在有水或潮濕的環境后,也是一走了之。有些種類則會照顧卵或幼體,例如負子蟾就是背著卵生活。通常,那些產后不操心自己孩子的種類,都會很快恢復到正常生活狀態。而付出更大心血的種類,則會消耗更長的時間、更多的體力,月子沒坐成,反而搭進了自己的身體。
至于海龜家族,奉行的是周游列國式的生活,它們在海水中自由游弋幾十年,性成熟后在一個寧靜的夜晚回到它們的出生地某處沙灘。母海龜上岸,挖掘一個大坑,產下上百枚乒乓球似的卵,繼而覆蓋之,慢吞吞地劃回大海,產后的生活依然照舊。
鳥兒趴窩就是在坐月子
鳥類則有些不同,它們頗有些“坐月子”的范兒。多數鳥類產完卵后,需要孵化,民間稱為“趴窩”。
孵卵的行為和“坐月子”有些相似。犀鳥是一種大型鳥類,生活在亞非的熱帶地區。雄犀鳥把雌犀鳥用淤泥封閉在樹洞內后,全靠雄鳥一人送水喂食。巢穴一旦被封住,只留一個小開口,供雌雄犀鳥兩個嘴對嘴地銜接食物即可。被封閉在產房內的雌犀鳥“坐月子”時間長達40天——即孵化期。犀鳥大概是鳥類世界中最會享受坐月子之福的鳥了。
靈長類動物月子辛苦
再來說一說與人類最親近的靈長類吧。一位動物研究所的專家說,她早年曾在北京大興的瀕危動物馴養繁殖中心飼養過金絲猴和獼猴。金絲猴通常晚上生產,產后它們大多會舔舐自己的孩子。有的母猴吃掉自己的胎盤,有的則棄之不食。生產、護理完幼崽后,通常母猴子就睡覺了。第二天,除了繼續喂奶以外,母猴子并沒有特殊的行為表現出“坐月子”的跡象。它們仍然像平時一樣活動、取食,食物的質與量也沒有顯著性差異或變化。獼猴也大致如此。
野生食草動物
坐月子危險的奢侈
事實上,野外比在圈養下的條件要差得多。野生動物,特別是那些被捕食者就更不會坐月子了。試想,非洲草原的羚羊、角馬、斑馬……青藏高原的藏羚羊、藏原羚、野驢等等食草動物,它們在生產幼崽之后,如果想坐月子,哪怕是在地上臥著休息會兒,都是一種危險的奢侈——周圍虎視眈眈的獅子、獵豹、鬣狗,或者狼,猞猁都在等待著美味上桌,垂涎三尺地盯著它們呢。因而,連剛出生的幼獸都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站起來,并和媽媽一起奔跑才能保住小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