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達小馬·繪本書單 篇六十三:借助繪本故事與孩子談論“謊言和惡作劇”等讓孩子排斥的話題
作者:瑞達小馬
孩子愛撒謊,還覺得惡作劇是好玩兒的事情,怎么辦?難道是生硬的制止和說教式的批評嗎?這樣的話孩子根本還是認識不到錯誤啊!
還記得小時候,耳熟能詳的《狼來了》《匹諾曹》等中外經典故事嗎?這兩個故事所反映出的核心都是”謊言“是不好的,是會造成不好的結果等。
那就和孩子共讀一些主角愛說謊和惡作劇的繪本吧,以繪本為鏡讓孩子明白做這些事后會得到怎樣的后果,潛移默化中改掉壞毛病!還可以讓孩子識別不同類型的謊言(哪些是善意的哪些是惡意的),起到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
很多媽媽見到孩子的惡作劇,只會一味的制止和批評以及否定,從未去探討深層次的原因,常常歸咎于精力旺盛,比如孩子以惡作劇來提升關注度,這些行為是正常的,要通過一次次的體驗去觸碰底線,進而熟悉規則,最終建立認知等!
“國際誠信節“,實在是一個共讀相關繪本的好時機啊!
惡作劇《奶牛的埋伏》
母牛洛特有個異于常“牛”的特殊嗜好~郵差!可憐的郵差被嚇得天天作惡夢。而郵差因為常被嚇得“掉包”!也害得農場主人總是收不到完整的包裹!有一 天,郵差異想天開,想送一個包裹給洛特,希望可以搏得洛特好感。不知情的洛特卻跟往常一樣嚇郵差,農場主人跟在后面氣急敗壞的阻止洛特……。最后,包裹被壓扁了,郵差、郵差的自行車、洛特和農場主人,全都陷入驚慌錯愕中,這下,農場的瘋狂事件該如何善了呢 ?
一則關于一只有怪癖(愛搞惡作劇)的母牛,一個老是被追趕的郵差,和一個終于可以收到完好包里的農場主人,所組成的有趣故事。家長可以借助這本書來引導孩子由有趣好玩的事情比如惡作劇轉變為做有意義的事情哦!
謊言和誠實如何選擇?《薩拉和她的謊言》
孩總是被告誡不能說謊。但是,真的不可以說謊嗎?說了謊會發什么事嗎……
故事里,媽媽讓薩拉玩她所有的珠寶飾,不過只有外婆給媽媽的那條項鏈不可以。其實,薩拉已經偷戴了好幾次這條項鏈了。有天,終于發了不幸的事項鏈掉在地上!珍珠滾得到處都是。薩拉很擔,不曉得媽媽會對她說什么嚴厲的話,或是怎么處罰她,所以她決定不告訴媽媽這件事。她沒有說實話,嘴巴里就會跳出個搗蛋精靈。精靈越來越多了,且只有薩拉才看得到。薩拉很害怕這些到處嚷嚷的精靈會泄露了她的秘密,薩拉該怎么做,才能把這些討厭的精靈變不見呢?
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只要說了第個謊,就會接著說更多的謊來圓第個謊......完全不說謊有時的確是很難的,有時給孩多點的包容和溫暖、點點可以撒點謊的空間,他們也會從中慢慢了解到說謊與說實話的界線在那里,這不也是我們必須學習的門功課嗎?
關于孩子撒謊與引導《天哪,但那不是我干的》
這是一套令人無法抗拒、極富教育意義的兒童繪本,作者Lauren Child透過查理和勞拉這對兄妹,來教導孩子自省的能力。古靈精怪的妹妹勞拉總是惹出一些麻煩,再一臉無辜樣,真是讓人好氣又好笑;而疼愛妹妹、耐心十足的哥哥查理,都會以各種幽默的點子代替管教,引導妹妹學會負責任的態度。
全世界的小孩子說謊話后的表現都會像《天哪,但那不是我干的》中的勞拉的表現,犯了錯后立馬極力掩飾,說謊后又擺出一副無辜的模樣。在弄壞了哥哥千辛萬苦制作好的火箭又千叮嚀萬囑咐下,勞拉依然不聽勸告而弄壞,不過雖然第一時間沒有說出實話,但是經過幾次的掙扎后還是選擇了誠實,如實相告!
這本繪本在討論小孩子排斥的說謊話題時,完全沒有說教的意味,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同理孩子說謊后內心的糾結,讓其擁有共鳴,既然可以很順利的鋪展開這份話題,來達到教育意義。
一只喜惡作劇的小狐貍《小狐貍阿權》
阿權是只愛惡作劇的小狐貍,有一天它又故意搗蛋,放走村民兵十捕到的魚。沒想到這些魚是兵十要給病重的母親吃的,幾天后,阿權發現兵十在為母親舉行喪禮,令它十分懊悔,決定開始暗中補償兵十,只是這樣的舉動,卻帶來了誰都無法預料的后果……
淘、孤獨、善良,但卻愛惡作劇的狐貍---偷放走鰻---是兵媽臨死前想吃的-----內疚---每天送栗和松蘑--兵以為恩賜--看到以為他來惡作劇搗蛋。 喜歡調搗蛋---犯錯---知錯----彌補錯誤,新美南吉把狐貍阿權的個性特點通過系列的細微理變化寫得唯俏唯妙。
沉重的代價,來不及的后悔!時的頑和時的疑太重碰在起時,真的是火花四濺,傷害太以致法挽回。
撒過慌才懂得誠實的可貴《毛喳喳的小藥丸》
大猩猩毛喳喳的樂趣,是偷偷地吃鼻屎球球。可是有一天,這個秘密被貓頭鷹發現了。毛喳喳隨口胡編道:“這是能讓腦袋變聰明的小藥丸!”這下可糟了!這個消息一下就傳遍了整個大森林……
不是刻意要騙人,但為了避開某個不喜歡的情境,還是沒有說出實話,之后,也很難再說出實情,甚至會用更多的謊言來掩蓋真相。說謊會讓人心里難受,想著要說出實話卻又不敢說,放在心里根本無法真正地開心,所以我們才會教孩子不要說謊,無論是欺騙或被騙,都不是件愉快的事啊!
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跟媽媽坦白謊言的小兔子》
“媽媽你知道嗎?有時候我半夜把你叫醒、告訴你我做惡夢了... 其實是騙人的!” “然后有時候我說我喜歡你做的花椰菜泥... 其實是騙人的!”……
世界上應該沒說過謊的小孩吧!(笑) 書中小兔子不斷跟媽媽承認一個他說過的謊話,有些令人爆笑出聲、有些則令人氣得牙癢癢,最后卻也藏了一個令人相當窩心的結局,是一本相當適合親子共讀的甜蜜繪本。
其實不只是孩子,就連大人要面對自己說的謊言也是相當困難的挑戰。這本小繪本可說是開啟父母和子女之間溝通的橋梁,以極其幽默爆笑的方式帶領讀者重新思考謊言的存在,并以一個恰到好處的收尾,拉近親子距離。
面對惡作劇的孩子,什么態度應之《大衛不可以》
大衛?香農以簡單有力的文字節奏和傳神動感的畫面,精確的描繪出孩子的頑皮行徑,讓許多媽媽讀者感同身受,我家也有一位大衛啊!就算搗蛋被處罰,也要讓孩子知道你愛他!調皮搗蛋是孩子的特權,但父母擔心孩子受傷,有時免不了限制或處罰孩子……請讓孩子知道您對他的愛不會因為他的頑皮而改變,父母溫暖的懷抱永遠為他敞開。
《大衛,不可以》以簡單卻有力量的文字節奏,和傳神的動感畫面表現出孩子好奇又愛搗蛋的模樣與心理,真實呈現親子間的緊張關系,叫人看了覺得似曾相識,會心一笑。最后再以一個溫暖的擁抱作為結尾,相信不論是大人或孩子看了,都會有一道暖流從心中劃過。
惡作劇里的小啟示《艾倫可怕的大牙齒》
艾倫前一天還是威震八方的惡霸鱷魚,隔一天就成了口齒不清、毫無威脅的蹩腳鱷魚,更糟糕的是艾倫只有一個專長嚇人。不再恐怖的他,還能做什么?艾倫的遭遇,就像“沒牙的老虎”一樣,那么之后呢?河貍貝瑞撿到艾倫的假牙,他該還給艾倫嗎?還給艾倫后又會發生什么事呢?他會放過貝瑞嗎?他會不會變本加厲的嚇大家呢?
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圖畫書,作者細心的安排每一個畫面、每一個文字(艾倫的表情、動作還有失去假牙后的口音非常值得一看),同時留下了開放性的討論空間,讓親子除了享受故事的趣味之外,還有許多討論的空間我們可以嚇人或者欺負人嗎?可是如果我只會做這事情怎么辦?常常被艾倫嚇的動物們可以怎么處理艾倫的假牙呢?如果你是艾倫,拿回假牙后,你會?《艾倫可怕的大牙齒》不只好笑,也發人深省。
PS. 如果我是艾倫,我會更小心的藏好我的假牙,但是,誰知道呢?
撒謊是自我保護的一種《1只小豬和100只狼》
一只小豬在森林里閑晃,不料卻遇到100只垂涎豬肉的狼,小豬被狼群包圍在樹下無法動彈,正當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刻,狼群卻打消了吃小豬的念頭,他們提出一個新主意:請小豬去找100只豬過來,他們就放他一馬。
狼群和善的和小豬揮手道別,并期待一頓份量十足的豬肉大餐。小豬會為了自己的生命而出賣100只豬朋友嗎?狼群的如意算盤能夠實現嗎?解決問題的方法千百種,猜猜看他們用了哪一種?
這是一篇故事簡單的繪本,但生動逗趣的內容讓大人和小孩忍不住的哈哈大笑。在替小豬擔心許久后,野狼群自以為聰明的決定,讓小豬得以逃離。在封底的小豬睡的如此香甜,與故事末在星空下等待的狼群,有極大的對比。此外,這故事亦讓小孩知道,遇到危險時,并非完全是無希望, 只要冷靜的應對,隨時是有轉機的。也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撒謊有時也是自我保護的一種”!
惡作劇往往和霸凌僅有一線之隔:
同理心是任何個人品質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