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zhàn)友毛岸英-世間感動
我是孝義市高塘坂人。1940年參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戰(zhàn)士、班長、排長、副連長、連長。1950年美軍侵朝戰(zhàn)爭爆發(fā),接受中央命令,我隨彭德懷司令員赴朝參戰(zhàn),任彭德懷司令員的警衛(wèi)員。我親眼目睹了美國侵略軍在朝鮮所犯的一系列罪行和中、朝兩國軍隊保衛(wèi)國家、浴血奮戰(zhàn)的壯舉。下面是我在朝鮮的一段回憶。
毛岸英同志是于1950年10月中旬中國人民志愿軍正式出國前數(shù)日才決定讓他跟彭老總?cè)コr的,屬于志愿軍司令部辦公室成員。他在辦公室沒有什么具體職務(wù),是一個正團級干部。會說俄語,有時遇有蘇聯(lián)人就給彭老總當當翻譯。毛岸英同志也是一個大高個子,比毛主席稍低一點,長相和主席差不多,就是沒有毛主席特有的湖南口音。岸英同志說話干脆,辦事利落,平易近人,為人厚道,沒有任何一點官架子,有時也說一兩句有趣的話,開一兩句玩笑,和辦公室的人員相處和睦,親如兄弟。
我記得志愿軍司令部所在地,是日本侵朝時開采的一個金礦。礦區(qū)在一個馬蹄形山坳里,山上長的都是灌木。但由于是一個比較大的礦區(qū),為了工作的需要,朝鮮人民軍司令部也駐扎在這個礦區(qū)。志愿軍司令部辦公室設(shè)在離礦井入口處約有10米左右的左側(cè)臺階上,辦公室的房子是日本人用兩層木板中間裝有鋸末的木板蓋的,大約有50左右平方米,坐東朝西。房子的右側(cè)下幾個臺階就是礦井的入口,左右角各有一個小門,小門緊靠一條溝,順溝往上走30米至50米有一個小洞口,直通礦井,防空條件還是很好的。但是由于人多,中朝兩軍的人員你來我去,也有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司令部駐地來來往往,這樣就容易暴露目標。
一天下午約四五點鐘時,有一架美機在志愿軍司令部上空飛來飛去轉(zhuǎn)了好幾個圈,才朝南飛去。當時大家認為這是敵人的偵察機偵察我駐地。當晚辦公室決定明天各所屬單位必須在天亮前5點鐘吃完早飯全部進防空洞。到第二天天不亮大家吃完早飯,把用品都搬進防空洞,同時我把彭老總送到洞內(nèi)。因為我是保衛(wèi)委員,負責安全,所以我又出洞檢查了志愿軍副司令員鄧華、洪學智、副政委韓先楚、參謀長兼政治部主任杜平等幾個首長們進防空洞的情況后,又回到辦公室,這才發(fā)現(xiàn)辦公室許主任、高參謀、徐參謀、毛岸英還未進洞,手里拿著各部發(fā)來的戰(zhàn)報正聚精會神地查找部隊的方位,不時移動著地圖上的敵我兩軍編有部隊代號的紅藍小旗。我看到這種情形后,也深受感動。但我要盡一個保衛(wèi)干部的責任,我當即對他們說:“許主任,你們必須馬上進洞,越快越好。”這些同志異口同聲地說:“快,馬上就搞完了,完了就進洞。”我說:“你們先不要插旗,把電報拿上先進洞。”許主任說:“快快,很快就搞完了。”這時,我從辦公室出來,大約是上午9時,覺得又渴又餓,就去了距離辦公室約有30多米的首長小灶,進去一看,在灶臺上放著一小碗帶有鍋巴的大米飯。剛剛吃到口時,就聽見飛機聲,我在小灶門口一看,敵機從東面高山頂端一露頭就投下一顆炸彈來,我親眼看著一顆炸彈往下落,緊接著就是震耳欲聾的巨響聲,辦公室立刻變成了火海,沒著火的地方全部是黑黑的煙霧。這時我甩掉飯碗,也顧不得敵機掃射,飛快地往辦公室跑,去接應(yīng)和查看許主任和毛岸英他們。我去辦公室的臺階一看,火勢太大,房子已平,火著得正旺,到不了跟前,我隨即進臺階下的礦井拿著手電在人群中一一查找剛剛還在辦公室的那幾位同志,從進洞口找到上面的出洞口也沒有找到毛岸英和高參謀他們。我把這些情況向彭老總做了匯報,彭老總說:“繼續(xù)找,一定要找到。”我又從上洞口到下洞口把所有的地方都一一細查一遍,仍然沒有毛岸英和高參謀,我又一次向彭老總匯報查找情況。彭老總說:“再找,無論如何,死活都得找到。”這時,彭老總的聲音有些顫動,眼圈也發(fā)紅,在場的人們也一個個都失色地相望。于是我按照彭總的指示,出了洞。這時敵機已去,火也基本著完。我在洞口叫了幾個戰(zhàn)士,每人拿了一根鐵棍,到火里找,我們用鐵棍打火找人,結(jié)果在著過火的地方(辦公室的位置上)找到一具沒有頭也沒有四肢的身軀,再繼續(xù)找,又在辦公室臺階處,用石頭水泥做的一個干水溝里找到已燃燒的但完整的一具遺體。我們把這兩位死難戰(zhàn)友的遺體都抬到半山坡上,放到一起,這時我也流著淚看著這兩具遺體,心想這兩具遺體分別是誰呢?一個沒頭沒四肢,一個認不出來,最后看到遺體完整的死難者的手表才認出了他是毛岸英,沒頭沒四肢的是高參謀。當即我進洞向彭老總匯報,這時這位久經(jīng)風霜、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老將軍、老司令員也淚流滿面,他沉思了一下,轉(zhuǎn)身對辦公室副主任相鳳安說:“派人去供給科領(lǐng)上白布被褥和棺木派車送回北京,給軍委發(fā)報。”
我事后得知,當毛澤東主席知道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后,強忍著喪子之痛,緩緩地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jīng)獻出了那么多指戰(zhàn)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位普通戰(zhàn)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讓他也隨犧牲的戰(zhàn)友一塊安葬在朝鮮的土地上吧!”毛岸英是毛澤東一家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yè)獻出的第六位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