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青年——請深愛,勿偽愛-人與社會
其實我一直在想,今天到底要不要寫這篇文字,也許它會招來不少罵聲,但我依然想談談我的想法,談談自己的憤青成長史。
2006年6月,年少。世界杯來臨的時候,學校依然是12點斷電。像我這樣對足球沒有興趣的人,卻對那場騷亂有更多的興趣。還記得那天晚上,寢室斷電的剎那,尖叫,砸水瓶、酒瓶、板凳,甚至有同學把電腦也砸下來了,不少同學從樓上把點燃的紙片、塑料袋往下扔,把停在院子的自行車燒了不少,還有宿舍樓門口一個個大的垃圾桶,基本上也都不能幸免,都被同學點著燒毀了。
這一場抗議,持續了兩天,最后學校終于開放了食堂,讓同學們看球。而那兩天的損害也不少,事后跟更多同學交流得知,真正喜歡看球賽的,都出去開房看球了。也許,只是我們太寂寞罷了,心中的壓抑太多。砸東西的那兩天,因為我們住在一樓,只好看著東西從樓上飛下,還有同學專門從三樓跑下來,到一樓門口,把垃圾桶點著。6年過去了,突然想,這樣的抗議,到底為了什么?那個時候,我們真的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嗎?
2008年的那場示威,是我永遠不能忘記的,因為親身參與了。那場示威我們通過了合法的途徑申請,在家樂福示威時,還有20多名特警保護。我作為一個小組的成員,當天接受了心理與理智的極大考驗。我們的示威隊伍從20多人,最后膨脹到200多人,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在做什么,當我們告訴他們為什么要抵制家樂福時,很多人都說這跟我們沒關系,不過,示威挺好玩的,于是就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其中,不乏有過激者,我們一度勸說也沒有用,后來不知什么時候來了幾個人,開始了煽動性的言論,甚至鼓動著去砸店、搶東西。當事情升級時,我們只能帶著自己的小隊離開,還好,那天的示威提前結束了。
在回校的路上,我一直在深思,那一天,我明白了很多。愛國,有很多種方式,但絕對不是說為了好玩,為了沖動去做一些傷害自己,傷害他人的事。示威時,附近的一些商家聽說我們是愛國行動,給我們搬來了一箱箱水,那種感動一直記在心里。那年6月,大學畢業,我開始了另一種人生。
2010年10月16日,也許很多人都能記得那天,一個女孩穿著漢服,被“愛國青年”當作是和服,被強逼當場脫下衣服。當時,很多人憤怒了,憤怒者中,也許有在現場的人,你們在發起那個行動時,到底有沒有思考過?愛國,到底該如何去愛?
知道這件事時,我也很憤怒。那天,我一直在想,我們到底該做些什么?我們到底要做什么?愛國,不是沖動,不是盲目,不是煽動。民族大義,國家富強,我們需要深思。如果你真的覺得氣不過,那么,好好讀你的書,做你的研究,產品開發,把日系產品一樣樣打壓下去,這不是一種更好的愛國嗎?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個憤青,但憤青也有長大的一天,如果要做憤青,那就做一個有思想的憤青。做一個對得起自己身份的憤青。
在這個日子,寫這樣的文字,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合適。但是,朋友們,我真的想說一句,如果愛,請深愛,別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