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博95%-勵志人物榜
1998年,在一家外企拿著高薪的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生劉強東瞞著父母和女友辭職了,他揣著僅有的兩萬元錢,騎著自行車天天去中關村。兩個月后,劉強東租了一個柜臺、買了一臺電腦、一臺刻錄機——靠著這些家當,“京東多媒體”小店正式開業了。
站柜臺的辛苦不用言說,發小廣告、跑到柜臺外拉客源更是家常便飯。做這些的時候,劉強東并不覺得卑微,他一直在心里給自己打氣:“這是我偉大事業的起點,我與其他發小廣告的根本不同。”
只是,在那個時候,一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去中關村擺柜臺,實在是件很丟人的事。最直接的歧視來自女友,正在讀研的女友跑到劉強東的柜臺,看著他說:“難道你一輩子就要這么生活下去?”女友的父母更干脆:“我女兒怎么能跟這么沒出息的人一起生活?”最終,女友離開了他。
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母親得知實情后,痛苦地連聲自責:“我們沒有教育好兒子,我們無臉見人啊。”從1998年到2001年,劉強東一直生活在痛苦中:“所有人都不理解我,哪怕第一年就賺了三十多萬,我在他們眼里依然是下三爛。”
業務稍微有點兒起色時,“非典”突然來襲。劉強東不愿為了賺錢而讓員工染病,他讓員工全體休假,換來的代價是,短短二十一天就虧損了八百多萬。無奈之下,他只好到網絡論壇發帖叫賣。在收到數不清的無聊回復之后,終于,他在一個光磁產品論壇上找到了知音,回復他的是這個論壇的創辦人:“京東我知道,這是唯一一個我在中關村買了三年光盤沒有買到假貨的公司。”因為這句話,當天劉強東就成交了六筆生意。
嘗到甜頭的劉強東自此開始對網上銷售產生濃厚的興趣,2004年,他開始嘗試電子商務,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不久就有網民勸他:“老劉,干脆開家網店吧!你建一家網上商城,我們想什么時候買就什么時候買,多方便啊。”這些網民的建議讓劉強東有了想法,2004年12月,他認真研究了一番當年京東電子商務銷售額的月度環比增長曲線,驚喜地發現:盡管網上業務的利潤只占公司總利潤的5%,但訂單月復合增長率達到26%!這個曲線圖頓時讓他眼前一亮,他想關掉為京東提供了95%利潤的十多家線下連鎖店,專心做線上的商城店。
在查詢了電子商務的相關資料后,劉強東認定電子商務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于是,他決定壯士斷腕,以微小的5%,來博主流的95%。經過三個晚上的討論,他終于說服了團隊中60%的人支持公司轉型。
而此時的劉強東,沒上過當當,沒玩過卓越,他跟互聯網唯一的接觸,只有QQ和論壇。盡管如此,他還是毅然揣上了在中關村賺的兩千萬元,開始了賠本賺吆喝的豪賭。
隨后,在“正品低價”及“良好用戶體驗”兩大政策的感召下,京東以每年300%的速度飛速成長,日歷翻過2011年的最后一頁,劉強東的宏圖上又增加了“販賣所有網上能販賣的商品,2023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兩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