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孩子最喜歡什么樣的故事書?
對于「學齡前」的孩子,往往“有趣”“冒險”“出乎意料”是他們最愛故事的關鍵詞,如果這樣的故事書以「橋梁書」的形式出現,還能為他們的「自主閱讀」打下好基礎。
這里就分享一套最近家中3歲+兩小只和老母親都「超愛」的橋梁故事書-《搗蛋鴨游世界名城》。
心喜閱出的這一套新書引自美國,作者是美國插畫協會2011年原創藝術獎得主 TIM EGAN.如果你知道《野獸國》的話,這個TIM就是野獸國作者JAMES的好基友。
《搗蛋鴨游世界名城》一共5本,多茲和一只鴨子去了5個完全不同風格城市旅行-巴黎,紐約,倫敦,羅馬,東京。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套偏人文科普類的認知繪本,沒想到因為這只鴨子的突然加入,它變成了一個冒險,幽默,完全出乎意料的故事。
要知道3-6歲的孩子屬于學齡前階段,英國教育家懷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中曾提到:
學齡前的兒童處于浪漫階段,這一階段各種題材對孩子來說,新奇而生動,其本身亦包含著種種未經探索的可能練習,孩子們好像懵懂地面對著若隱若現的大量內容,不知所措又異常興奮.這套書完全符合了這些特質,讓我一個成年人在和3歲+兩小只的親子閱讀中總是笑聲不斷。
首先,不得不說它的畫風長在了我和兩小只的審美上。是的,即使是3歲大的孩子,我現在最喜歡的就是和他們一起挑書,孩子的直覺決定了他們的興趣,而興趣絕對是選擇孩子讀物的最基本也最實用的法則!
之后再由我這老母親把把關,大概率不會差。其實說起來讓我果斷下手的原因,是AMZ網站上別人對它原版書的評價:
我6歲的女兒說:“這本書真棒,小鴨子太有趣了,我真的很喜歡多茲在摩天輪抓住鴨子時,鴨子說的那句“你好“。多茲一直在抓鴨子!”看完就很心動,一個鮮活有趣的角色立刻出現在我眼前。話說多茲為什么一直在抓鴨子?
它出版時的定位是橋梁書:幫助學齡前孩子從繪本到圖文的過渡
從小和孩子親子共讀繪本的家長,很容易會在孩子入小學階段遇到類似這樣的問題:明明很多從小在繪本里泡大的孩子,在上學后卻不會閱讀?
這其實和孩子是否在之前有漢字啟蒙,是否在識字階段試著讓孩子從繪本閱讀逐漸過渡到章節書,再到橋梁書的閱讀,以及從閱讀到理解的過渡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在3歲開始一些漢字啟蒙,適當引入有趣的橋梁書很有必要。而且精讀一本他們感興趣的書,學會提問,挖掘故事背后更豐富的意義是實現自主閱讀,為孩子以后「大語文」打下基礎的關鍵。拿到書的那一刻挺驚喜的,因為它的大小太合適了,就像一本口袋書,超輕但是紙質很好,完全可以隨時帶走用來打發3歲孩子那些排隊,等吃的,車上的碎片時間,完美!
而看到書中的文字部分,也是讓人感覺很「輕量」,橋梁書的特點主要就是圖文配比適當。文字不多,總量在2500-3500之間,簡單有節奏,有一定識字量的孩子適合獨立閱讀,所以它作為入門級別的橋梁書實在是太適合了。
兩小只3歲+的年齡需要親子閱讀還比較「費媽」,看到有興趣的地方可以學一點認字了,不過可能你的孩子在這本書里先學會的可能是「崩如」和「撒由那拉」,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當然最吸引兩小只和我的還是那些絲絲入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廢話不多說,冒險旅途要開始咯~
你一定會愛上這只不會游泳的鴨子,并被它的幽默傳染
作為一只鴨子,居然不會游泳? 在《紐約》這一本里,多茲第一次和鴨子碰面是在早餐店,鴨子自作主張跟著多茲上船去旅行,多茲想要送它回去主人身邊,結果他們的船已經開走了。
多茲想著只能和鴨子一起游回去了,此時的鴨子冷靜淡定地說:“我不會游泳”。
看到這里,小珊珊一臉噗嗤笑出聲來問:“媽媽,還有不會游泳的鴨子嗎?”
“有啊,他們都叫搗蛋鴨!”我以為這件事只是這本書的一個搞笑橋段,沒想到經過了幾個城市后,等他們到了《東京》,鴨子為了想看錦鯉掉進了池塘里,大喊“救命”,只見多茲走進水里,把鴨子抱了起來。旁邊的導游奇怪地說:“你可是只鴨子”。哈哈,這不是完美CALL BACK嗎?
這樣的CALL BACK在這套書籍的不同城市里的夢幻聯動還真不少,我和兩小只總是樂此不疲讀很多遍去尋找它們的線索。
搗蛋鴨的幽默感在我們家甚至出現了鴨傳人,人傳人的現象,最近兩小只總愛說:“我是不會游泳的鴨子,嘎嘎嘎”,讓我哭笑不得。
小珊珊在試著看圖說話,復述這個故事親子閱讀小技巧:像我們家3歲左右的孩子,如果他也感興趣這個點,可以我們一起造句說反話的游戲:
我是鴨子,可我不會游泳
我是猴子,可我不會爬樹
我是貓咪,可我不會吃老鼠或者根據繪本里的對話,來和孩子來個角色扮演,告訴你,讓他們扮演“多茲”一定更有趣哦!
因為一只鴨子,一段旅程從拍照打卡變成了冒險故事
初拿到書時,我并不知道哪一本是第一本,只是隨手開始拿起一本給兩小只讀起來。后來我發現,其實完全不用擔心順序問題,因為這反而成了和搗蛋鴨冒險的一部分。
作為旅行繪本,五本書出現了符合五個城市的不同配色,每個城市都有符合它氣質的標志性建筑和特色景觀。你不會漏掉任何大家去拍照打卡的地方,不過搗蛋鴨總有辦法能讓你去深度體驗!
你以為去巴黎只能看埃菲爾鐵塔?搗蛋鴨會趁多茲睡著了,一路走到巴黎圣母院,和鐘樓怪人一起敲鐘。
你以為去羅馬只能去斗獸場,搗蛋鴨會因為西斯廷禮拜堂里米開朗琪羅畫的穹頂沒有鴨子而氣急敗壞,想著爬去畫上去一只!
這樣“出乎意料”的笑點在搗蛋鴨身上無處不在。我甚至會好奇不知道兩小只如果長大了,去西斯廷禮拜堂,會不會去找一找,那副畫上到底有沒有鴨子呢?「捂臉笑.jpg」
親子閱讀小技巧:用5W1H啟發式提問法來和孩子互動
Where:這一次,他們去了哪里?
Who:遇到了誰?
When:他們先去的哪?再去的哪里?
Why:為什么?
What:在那里發生了什么?鴨子又怎么搗蛋了?
How: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我們和孩子的冒險,才剛剛開始,畫一張旅行地圖吧,來看看這幾套書,你能找到哪些線索知道他們先去的哪里,后去的哪里呢?
給你個小提示:除了交通工具,其實你還能看到在《倫敦》,有個和搗蛋鴨一模一樣的鴨子,區分他們的唯一辦法居然就是另一只鴨子戴了時髦帽子,而搗蛋鴨帶的畫家的帽子!
而這個畫家帽子恰恰就是在他們去巴黎時被搗蛋鴨看中的。那么沒有戴帽子的地方是不是應該就是他們的上一站呢?我就是讓家里兩小只這樣開動他們的小腦筋的!
多茲和搗蛋鴨的情感從啼笑皆非到細膩溫暖
最開始的多茲和搗蛋鴨相互嫌棄,因為莫名其妙地共同旅行,你總能聽到多茲和鴨子這樣的對話
“你可千萬別惹麻煩”
“你待在這兒別動”
甚至氣急敗壞地諷刺鴨子:“你干得真好,棒極了!鴨子”而從《倫敦》開始,多茲因為弄丟了鴨子,開始瘋狂尋找,不停自責
看得我和兩小只都很揪心,小珊珊一直問:“鴨子呢?鴨子呢?”直到看到那只搗蛋鴨子歡快地在噴泉玩耍,才發現「不愧是它」。
看到第三本的時候,你會發現多茲變得喜歡各種擁抱鴨子,還學會了安慰鴨子!
每個人都會犯錯,你別哭啦。當然,搗蛋鴨是不喜歡被擁抱的。
每當看到這樣的時刻,我突然被這樣幽默的小書給治愈了!
讀這套書的過程中,家里兩小只真的很容易跟那只總惹麻煩的鴨子產生共鳴,而我卻總對那個愛操心,總嘮嘮叨叨的多茲更有代入感。我也愛我身邊的搗蛋鴨,即使它總是惹麻煩,不守規矩,但是那些限制我們成年人的條條框框,被這只搗蛋又幽默的鴨子打破了!
親子閱讀小技巧:讓孩子學會復述故事:
時間:鴨子是什么時候弄丟的呢?
地點:鴨子是在哪里弄丟的?
人物:這里除了多茲和搗蛋鴨,主要人物還有誰?
起因:發生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
經過:中間都發生了什么事?
結果:最后的結果怎么樣? 小瀚寶驚喜地發現了躲在鐘樓的搗蛋鴨除了幽默貫穿其中,這套繪本也讓我突然發現,或許關于旅行的意義有時候是孩子教會我們的。如果你也帶孩子旅游過,特別是三歲孩子,你會發現你想要他們去觀賞的事物和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南轅北轍,而當他發現感興趣的地方,總是非常專注地觀察和想要參與。而不是大人式的走馬觀花。
當我去思考旅行意義時,反而應該認真感受這種孩子帶來的意外驚喜。因為最后往往是那些意外才成為你旅行時的高光時刻。
后疫情時代,對于最后很少有機會再四處旅行的我們,太需要這樣一本「有趣」的旅行故事書來拯救不不開心了!
雖然對于我們家3歲+的兩小只來說,暫時它還未達到「橋梁書」的作用,但是讓閱讀歸于閱讀本身,不讓它成為一個苦差,而是一種輕松,愉悅的享受過程我也超滿意的!
更何況等他們4-5歲時,當他們能自主閱讀這套書時,又會有不一樣的樂趣和驚喜了。
全套5冊搗蛋鴨游世界名城跟著課本游世界羅馬巴黎倫敦天貓¥50.00去購買?以上
@知乎親子 @知乎圖書 我是愛閱讀,愛分享的 @KiKi成長說 ?碼字不易,點個贊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