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百名少年5小時繪制百米長征畫卷,包含30個經典故事畫面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趙艷 記者 陸文杰)近日,在常州經開區初級中學,100名經開區少先隊員手持畫筆,正在創作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血戰湘江等紅軍長征的經典故事畫面。
本次百名少先隊員“繪長征 學黨史”百米畫卷創作活動由常州經開區社會事業局牽頭開展,來自經開區小學、戚墅堰東方小學、橫林實驗小學等經開區16所小學的少先隊員共同參與創作,歷時五個小時,完成了100幅精彩畫作,組合起來就是一幅長達百米的長征畫卷。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雖然活動只持續了一下午,但前期花了整整兩個月時間做準備!自今年3月起,常州經開區社會事業局牽頭整理收集長征中的30個經典故事。
“為了辦好這次活動,我和同事買了很多長征相關的書籍,搜索了長征路線圖,力求把長征中最真實、最精華的故事挑選出來用作創作素材,既要符合史實,又要方便畫面呈現,現在我們都算半個‘長征通’了。”常州經開區社會事業局組織人事科科長梁曉云說。
各校師生認領故事后,由美術輔導老師對認領故事的孩子們進行了繪畫輔導,在交出最終作品前,每個孩子已經練習了至少3-5遍。這才有一幅幅生動的飛奪瀘定橋、過草地、四渡赤水等經典故事展現在我們眼前。此外,在根據長征史實進行創作的基礎上,許多孩子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加入了北京天壇、國花牡丹等中國元素,表達內心對祖國河山風物的熱愛。
創作結束后,師生們共同將圖畫貼上展板,每幅畫的畫板下方還設置有相應的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可觀看經典長征電影片段以及學生們錄制的長征故事講述視頻。
“我今天宣講的故事是飛奪瀘定橋,瀘定橋在離安順場320公里的大渡河上游,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掃描“飛奪瀘定橋”系列畫作下方的二維碼,只見手機畫面跳轉到一個視頻,視頻中,戚墅堰東方小學學生張迅嘉在學校附近的公園開展戶外宣講,聲情并茂地講述了“飛奪瀘定橋”的故事。張迅嘉是常州經開區小小紅色講解團的成員,為了觀看畫作的人對畫中故事有更全面的了解,他在老師的指導下錄制了這個視頻。
據了解,常州經開區還將把張迅嘉等紅色講解員的視頻通過各學校的紅領巾電視臺黨史小課堂等陣地進行巡回展播,社會事業局也將把這些畫作翻印成長征繪本,送給更多人傳閱。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