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井底之蛙:夏蟲不可語于冰,井蛙不可語于海
“夏蟲不可語于冰,井蛙不可語于海。朝菌不知晦朔,蟪蛄(huì gū)不知春秋。”
——莊子《逍遙游》
【出 處】
井底之蛙的故事出自《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人們整理為俗語:“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都是比喻人沒有見聞,知識短淺,不懂大道理。
【故 事】
從前,一口枯井里面住著一只小青蛙,它從小就生活在這里,它對這片屬于自己的小天地非常滿意。一天,它吃完飯坐在井底休息,正巧看見一只大海龜路過井邊,于是這只青蛙便得意地向海龜打招呼啊:“海龜朋友你好,你看我住在這里多么快樂!開心的時候,我可以任意跳到井的欄桿上去;疲倦的時候,我就回到井里,在磚洞邊睡一會,或者只露出頭和嘴巴,安安靜靜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軟綿綿的泥漿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適。看看我周圍的蝌蚪和螃蟹,誰都比不上我。而且我獨占一個坑的水,我就是這個井的主人!您為什么不進來游覽呢?”大海龜聽了青蛙的話,真想進去看看,可是井口太小,它左腳還沒進去,右腳就被卡住了,于是只好慢慢地退回來。
它對青蛙說:“你見過大海嗎?我住的那個海啊,千里都不能形容它的大。從前,十年有九年都發生水災,但是海水卻沒有因此而增加;后來,八年有七年都發生旱災,而海水也沒有因此而減少。我們那個海啊,不會受旱澇影響的。住在那樣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樂呢!。”這只青蛙聽了大海龜的一番話后,十分驚訝,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有多么狹小,感到非常的慚愧。
【啟 示】
后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成語“井底之蛙”,用來比喻見識短淺又盲目自大的人;也指那些看問題很片面、知識粗淺、眼界狹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