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他出手幫助一對夫妻,幾日后村中遭遇大火,他毫發(fā)無傷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6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guān)注!
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fā)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伙都能明白故事背后的寓意。
閑話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薊州人徐某,年輕時上山做過賊,后來被招安,又做了縣衙里的一名捕吏。
再后來他成了縣衙里的一名小頭頭。
一日,徐某回到農(nóng)村老家。見村中一對夫妻正摟在一起抱頭痛哭。
身邊則圍滿了相親。
徐某便問緣由,其中一位村民回答道:“這男人向鎮(zhèn)子里的李財主借了30兩白銀,如今他們無力償還,經(jīng)過雙方協(xié)商,無奈只得將妻子王氏賣給李財主做小妾來償還債務(wù)。”
“可那婦人懷中孩子還未斷奶,怎么會出此下策?契約簽了嗎?可否挽回?”
“契約還未簽,現(xiàn)在還能挽回。”
徐某忙走了過去,對地上的那對夫妻說道:“拿著,我這里有白銀40兩。30兩拿去還債,剩下10兩你們倆留著生計。切莫再做賣妻的事兒了。”
那對夫妻接過銀兩,跪在地上不住地磕頭。李財主一看是鎮(zhèn)子衙門里的徐某,也不敢再為難,便應(yīng)了此事。
眾人對徐某的慷慨相助是贊嘆不已。不久,人群散去。
徐某在農(nóng)村老家多留了幾日,本打算第4日一早就回衙門。
可前一天的深夜,村中突然起火。那火勢很大,徐某看著熊熊大火已經(jīng)自家房子包圍,他長長嘆了一口氣:“我徐某雖上過山做過賊,但卻沒做過傷天害理之事。我徐某行俠仗義,怎知最后落了個如此下場?唉!”
徐某緊緊握著妻子的手,妻子則依偎在徐某懷中。
二人相依相偎,早已看淡生死。
忽聞一聲巨響,屋里后面的墻壁轟然倒塌。一條逃生的通道赫然出現(xiàn)在徐某二人眼前。
徐某心中大喜,忙起身將妻子攙起。二人只覺身后有人狠狠地推了一把一般,將這二人推出了被熊熊大火包圍的房子。
徐某夫妻倆一路小跑,毫發(fā)無傷地逃出了村子。
第二天天明,大火才算熄滅。此次大火中,徐某家被燒得最為嚴重,鄰居有9人在大火中遇難。
而最為嚴重的徐家,他夫妻倆卻毫發(fā)無傷。
有的村民說:“徐官人行善積德,這是老天對你的恩賜啊!”
也有的村民說:“徐官人前兩天慷慨解囊,花了40兩白銀不僅救了一對夫妻的命,今天還買回了他自己與妻子的命,真是值得啊!”
結(jié)語:
故事雖短,道理卻很深刻。筆者謹以此故事告誡各位看官:平日多行善事,危難之時必有貴人出手相助。
心懷一顆感恩之心,危難之時彼此伸出援手,那么一切的挫折便不再是難事!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中故事來源于民間傳說,目的是借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