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帥 小故事大道理之三十七有了什么才能快樂?
有一天,牧師正在坐著,這時有三位信徒走來,向他說:“人們都說基督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們信基督多年,卻并不覺得快樂,這是怎么回事呢?"
牧師安詳地看著他們說:“想快樂并不難,首先要了解人為什么活著。”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料到牧師會向他們提出問題。
過了片刻,甲說:“人總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著。”
乙說:“我現在拼命地勞動,就是為了老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糧食滿倉、子孫滿堂的生活。”
丙說:“我可沒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須活著,否則一家老小靠誰養活呢?"
牧師笑著說:“怪不得你們得不到快樂,你們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勞動,而不是理想、信念和責任。沒有理想、信念和責任的生活,當然是很疲勞、很累的了。”
信徒們不以為然地說:“理想、信念和責任,說說倒是很容易,但總不能當飯吃吧!"
牧師說:“那你們說有了什么才能快樂呢?"
甲說:“有了名譽,就有一切,就能快樂。”
乙說:“有了愛情,才有快樂。”
丙說:“有了金錢,就能快樂。”
牧師說:“那我請教一下,為什么有人有了名譽卻很煩惱,有了愛情卻很痛苦,有了金錢卻很憂慮呢?’信徒們無言以對。
牧師下結論地說:“理想、信念和責任并不是虛幻的,而是體現在人們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必須改變生活的觀念、態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變化。名譽要服務于大眾,才有快樂;愛情要奉獻于他人,才有意義;金錢要布施于窮人,才有價值。如果能夠這樣,日子自然過得快樂。”
成功的路上,苦惱和喜悅是一對攣生兄弟,當苦惱出現時,通常喜悅會緊隨而來。
要求別人這樣那樣,是痛苦的,因為別人不見得買你的賬。
但是,如果我們改變自己去適應他們,日子就過得很快樂。
然后,在把成功帶給別人之前,先把快樂帶給別人。
行動不一定帶來快樂,但沒有行動便一定沒有快樂。
在日常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心靈習慣,培養歡暢的心境,生活中就能充滿快樂的時光,并且你就能感覺到自己也置身于歡樂的海洋中。
我建議所有的領導人都要開立一個“快樂”的存折,將這些小方法變為儲蓄的方法,就很容易致富。
致富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擁有愛,生命中有了愛,快樂就會跟著來。
凡是快樂的人,都懂得肯定自己的價值,并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