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勵志故事,愛因斯坦驚醒夢中人:人之異于業余
你是否抱怨過或正在抱怨著:我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其實我的夢想是......,可迫于生計,理想終究輸給了現實。
是這樣嗎?也許并不是理想輸給了現實,而是你對夢想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執著。
科學泰斗愛因斯坦說:“假如一個人的壽命是60歲,工作時間才13年,可業余時間卻有17年。”一言蔽之,人之異于業余。
是否有撥開云霧見天明,醍醐灌頂之感呢?
今天人物傳記的主人公周有光,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享年112歲。出生于江蘇常州,從小愛好閱讀。曰:"三日不讀書,寡淡; 七日不讀書,食之無味。"
高中就讀于常州高級中學,學校提倡學生講國語和寫白話文,可老師卻用方言上課,就連文章要求還是寫古文,這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讓他萌生了研究漢語的念頭。1923年憑借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圣約翰大學。發現學生只講英文,他自問自答道:“為何只有英文打字機,為何連中文拼音都沒有,960萬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國,人口第一的中國,情何以堪。沖口而出‘文字改革舍我其誰!’”他找到了人生新的使命,于是主修經濟學的同時,他毅然決然地選修了語言學。
大學畢業東渡日本,學成歸來??谷諔馉幦姹l,滿腔熱血卻報國無門,只能帶著妻兒顛沛流離。1945年抗戰勝利,經友人介紹,到新華銀行任職。機緣巧合,被派送到紐約華爾街任職。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從未停止過對語言學的研究,業余時間一刻不得閑。1949年新中國成立,他義無反顧放棄高薪回到祖國。雖在銀行上班,可他心心記掛,從未忘記自己的使命。銀行上班為生計,語言研究是興趣愛好,更是他畢生的夢想,他絲毫不敢懈怠,孜孜以求之。
1955年召開全國文字改革會議,漢語改革終于被國家提上日程。年過半百的他,迎來了總理的親自致電邀請。喜極而泣,上蒼從不會辜負有心人。會后被委以重任,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從此不必再為生計而發愁,可以心無旁騖,專職從事語言文學研究。
正如他的好友愛因斯坦所說:每天利用業余時間鉆研感興趣的事1到2個小時,從不間斷、十年如一日,你必將成為這個領域的天才!
周有光,三十年來埋頭苦干,把全部業余時間都拿來做語言研究,終于破繭成蝶,帶領團隊只用了三年時間,就創立了一套漢語字母拼音系統,26個字母千變萬化。漢語之美,始于周有光絕不為過。
各位,你還在為不得志而郁郁寡歡、蹉跎歲月嗎?趕快醒醒吧,向中華之光周有光學習。用好你的業余時間,實現你真正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