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靡不振的成語故事
委靡不振
核心提示: 歡迎訪問古典文學網,古典文學網提供成語委靡不振的詳細解釋、讀音以及委靡不振的出處、成語典故等。
成語名字: 委靡不振 成語發音: wěi mǐ bù zhèn 成語解釋: 委靡:也作“萎靡”,頹喪。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高閑上人序》:“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失。”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意志消沉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近義詞: 萎靡不振  查看更多委靡不振的近義詞>> 反義詞: 精神抖擻  查看更多委靡不振的反義詞>> 成語例句: 無精打采地喘了一口粗氣,然后象個病人一樣委靡不振地站在那里。(曲波《林海雪原》一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