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的近義詞
[mark_b]
鄉土的相關詞: 鄉下、鄉曲、鄉塾、鄉風、鄉官、鄉郵、鄉愿、鄉辦、鄉和、鄉鄰
[/mark_b]
鄉土的意思:鄉土,指家鄉的土地,借指家鄉;民俗。見《列子·天瑞》:“有人去鄉土,離六親,廢家業。”
鄉土的拼音:[ xiāng tǔ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鄉下:泛指城市以外的地區。(一些農村)
【第2句】:鄉信:拼音xiāngxìn注音ㄒㄧㄤㄒㄧㄣˋ解釋【第1句】:家鄉人或家人的信唐劉長卿《同諸公登樓》詩:“北望無鄉信,東游滯客行。”元黃庚《書山陰驛》詩:“寄驛通鄉信,題詩紀旅愁。”清王廣心《懷友》詩:“君恩移白日,鄉信斷黃河。”
【第3句】:鄉村:主要從事農業、人口分布較城鎮分散的地方。
【第4句】:鄉愁:深切思念家鄉的憂傷的心情:離家多年,~日增。
【第5句】:鄉心:思念家鄉的心情。唐 劉長卿《新年作》詩:“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明 袁宏道《高唐道中》詩:“鄉心隨日暮,望眼盡天低。”潘漠華《鄉心》:“呵!纏綿的鄉心。”
【第6句】:鄉丁:鄉丁,是漢語詞匯,出自洪澈的《江海怒潮》,解釋為舊時在鄉政府里當差的人。
【第7句】:鄉和:趨從附和。鄉,通“向”。
【第8句】:鄉愿:外貌忠誠謹慎,實際上欺世盜名的人。
【第9句】:鄉企:鄉鎮企業的簡稱。
【第10句】:鄉鄰:同鄉而住得較近的人。
【第11句】:鄉曲:鄉曲,漢語詞匯,讀音xiāngqū,意思是鄉里,亦指窮鄉僻壤。形容識見寡陋。
【第12句】:鄉風:鄉風是一個詞語,拼音是xiàngfēng,意思是鄉里的風俗。
【第13句】:鄉官:治理一鄉事務的下級官吏,漢代以三老、有秩、嗇夫、游微等為鄉官,漢代將鄉官之治處亦稱為鄉官,《漢書.黃霸傳》顏師古注:鄉官者,鄉所治處也。
【第14句】:鄉帥:春秋 齊 軍官名。
【第15句】:鄉塾:舊時農村的私塾。
鄉土造句:
【第1句】:在鄉土社會里不用文字絕不能說是“愚”的表現了。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為什么舍此比較完善的語言而采取文字呢?
【第2句】:平緩的山坡上鑲嵌著一塊塊粉紅色的蕎麥田,路邊鋪著碧綠的青稞地,圓木建成的圍欄順著彎彎曲曲的土路,一直通向遠方的原始森林,藏式吊腳樓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路旁,煮奶茶的淡藍色煙霧中,牛群、羊群時隱時現……整個氛圍呈現著一種中世紀鄉土意味。
【第3句】:環繞這座城市的山丘上布滿了漂亮的別墅和具有鄉土味的房屋。
【第4句】:幾百年鄉土文化的豐厚沉積,重新喚醒了人們對中國農村重文興教耕讀文明的記憶。
【第5句】:她創作的小說,語言極富鄉土氣息。
【第6句】:葛飾區鄉土天文館是一所地方歷史博物館和天文館。
【第7句】:我的家鄉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糧食年年豐收。
【第8句】:鄉土氣息很濃的戲曲小品,觀眾都喜聞樂見,所以教育效果也很好。
【第9句】:不說鄉土話,不欺外地客。民諺
【第10句】:這部小說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
【第11句】:以反傳統姿態的活躍于“五四”文壇的作家,其創作的文化心理定勢仍基于傳統,這是魯迅創作的“鄉土情結”的內在根據,其獨特的批判性也源于此。
【第12句】: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觸著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著本姓名錄、通信簿。在鄉土社會中黏著相片的身份證,是毫無意義的。在一個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絕不會因之認錯了人。
【第13句】:城鄉土地的二元化體制導致農民土地財產權的缺失。
【第14句】:首先,從人文地理學和鄉土聚落的發展歷史談起,由論文的第一章、第二章構成。
【第15句】:它是飽含南武夷鄉土氣息的山歌,從遙遠傳唱至今;它是一顆古樸的明珠,從遙遠璀璨到今天;它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博物館,抖落的是塵埃,留下的是珍貴。它就是奇跡般地保留著棟明清古民居的和平古鎮。
鄉土的詩句:
【第1句】:卻思鄉土淚滂沱《董逃行》
【第2句】:不得歸鄉土《擬古樂府(有序)》
【第3句】:須避俗中鄉土《神光燦 寄長安馮師兄》
【第4句】:何年別鄉土《寄題巨源禪師》
【第5句】:豈獨戀鄉土《別李十一后重寄 自此后江州路上作。》
【第6句】:曲中歷歷敘鄉土《秋夜聽嚴紳巴童唱竹枝歌》
【第7句】:隨風作鄉土《擬古樂府(有序)》
【第8句】:離鄉土《滿庭芳 贈*州王三校尉》
【第9句】:使我得裂醉鄉土《次韻答戴帥初送麴二絕》
【第10句】:且復伶俜去鄉土《代北州老翁答》
【第11句】:且圖揀退歸鄉土《新豐折臂翁-戒邊功也》
【第12句】:亂離棄鄉土《馮家女》
【第13句】:至今鄉土盡風流《聽王氏話歸州昭君廟》
【第14句】:惜非吾鄉土《游朝陽巖遂登西亭二十韻》
【第15句】:違鄉土《滿庭芳 欲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