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侄的近義詞
[mark_b]
賢侄的相關詞: 賢哲、賢淑、賢首、賢傳、賢者、賢良、賢謨、賢弟、賢人、賢侄
[/mark_b]
賢侄的意思:賢侄是一個漢語詞匯,亦作“賢侄”。對侄輩年輕人的美稱。
賢侄的拼音:[ xián zhí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賢良:賢良,漢語詞匯。拼音:xiánliáng釋義:【第1句】:有德行才能。【第2句】:是指有德行或才能的人。【第3句】:在古代,賢良乃古代選拔統治人才的科目之一,以至于人們習慣于把賢良一詞比作最忠誠、聰慧的大臣。此外,還有同名專輯和地名等。
【第2句】:賢妻:指的是聰慧賢淑的好女人,不僅能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孩子,也能塑造出清正廉明的丈夫。
【第3句】:賢首:【第1句】:佛教菩薩名。
【第4句】:賢胤:賢胤(xiányìn)賢良的子孫。漢王粲《為劉荊州諫袁譚書》:“功績未卒,太公殂隕,賢胤承統,以繼洪業。”《東周列國志》第五回:“何不興師打破周城,廢了今王,而別立賢胤?”
【第5句】:賢達:賢達,漢語詞匯。拼音:xiándá形容詞,賢明通達:頗為賢達;也用作名詞,指賢明通達之人士,也泛指有才德有聲望的人:社會賢達,禮進賢達。
【第6句】:賢人:所說的賢人,就是有才有德的人,所愛好、厭惡的情感與人民完全相同,想要選擇與舍棄的事物與人民完全一致。行事完全順應天道、地道、人道客觀規律,處理問題能夠標本兼治,尤其注意從根本上解決。所說的話能夠作為天下人的行為準則,按照他說的話去做就能成功。身為平民時有志向、有抱負,希望能夠身居高位為人民造福,成為王侯將相時也不積攢財物。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作賢人。
【第7句】:賢淑:賢惠:~的妻子。
【第8句】:賢弟:【第1句】:敬稱自己的弟弟。《史記·刺客列傳》:“妾其奈何畏歿身之誅,終滅賢弟之名!”
【第9句】:賢勞:詞目:賢勞拼音:xiánláo基本解釋[diligent]勞苦;勞累詳細解釋勞苦;辛勞。《孟子·萬章上》:“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宋王安石《別雷周輔》詩:“侍郎憂國最賢勞,太尉西州第一豪。”鄒韜奮《抗戰以來》十五:“但是這次歐陽山先生的這篇名著發表之后,審查老爺們也許由于賢勞過度,精神不濟……對于'地主’、'上五百畝的田’以及'四十多歲’等等的起死回生,并未發現。”
【第10句】:賢傳:能正確闡述儒家經義的文字。
【第11句】:賢士:賢士,漢語詞匯。拼音:xiánshì釋義:志行高潔、才能杰出的人。
【第12句】:賢者:賢者。有兩種意義。一是科學家的意思。二是宗教用詞,可以理解成道行很高的人。關于賢者一詞,中國也有自己的解釋。賢者。意為賢明的人。高尚的人。這種思想往往固定成為帝王形象。而日本又有另一種。體現的是在特定的領域內得到極高的成就人。稱之為賢者。而賢者有詞,起源與阿拉伯至印度一帶。這里稱之為上帝的神使或擁有異能的人。
【第13句】:賢科:賢科是漢語詞語,意思是科舉時代對選拔官吏所分科目的美稱。
【第14句】:賢妹:【第1句】:妹的美稱。
【第15句】:賢哲:【第1句】:有才德,有智慧:~之士。
賢侄造句:
【第1句】:是啊,凌堡主,俗話說的好,拿賊拿贓,捉奸捉雙,你硬說是唐賢侄殺了人,不會只因為覺得他有動機吧?
【第2句】:呵呵!無妨,賢侄是果然一表人才,人中龍虎啊!
【第3句】:賢侄這篇文章寫的很好啊,文采風liu,辭藻華美,又駢散并行,生動形象啊……借古喻今,只是,言辭有些激烈,怕是會招致當朝者的不滿啊!
【第4句】:春兒不得胡鬧,帝賢侄豈可任由你欺侮。
【第5句】:吳陵也驚醒,拍了下大腿,“賢侄好文章,說道我和陸兄的心底去了!”。
【第6句】:賢侄無需煩惱!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不用著急!
【第7句】:國事多端,我為臣子,盡言勸君乃是其職,為國除奸,死而無憾。如今我生我死,在于朝廷,賢侄冒險而來,于你無益。
【第8句】:兩位賢侄龍章鳳姿,偏又修為精深,義天兄教導有方,老夫打心眼里高興。
【第9句】:寧兄,你要注意身體啊,別為了找賢侄把身體累垮了,賢侄可以慢慢去找啊!
【第10句】:賢侄有如此報國之心,好,好,正是因為千千萬萬賢侄這樣的青年志士,我革命勢頭才有今日成就。
【第11句】:是以一路置辦,企盼賢侄能忘卻前愆。
【第12句】:何況金軍厲害的不過是箭,只能離的遠一些用冷箭傷人,只要沖到近前就沒問題了,這種事情,賢侄就不必去做了,讓那些下級將校去做就可以了。
【第13句】:賢侄婿啊,無需多言!玉顰永遠是你媳婦,你永遠是我石家女婿!我石家將以你為傲!
【第14句】:魏忠賢府邸高手如云,賢侄要見機行事。
【第15句】:賢侄如能與我們合作,則滇局傳檄可定,事成之后,滇西保安司令,咸擬推你擔任,這一點已征得眾人同意。
賢侄的詩句:
【第1句】:右拙作奉寄彥文布政賢侄相公《甲戌鄉中民情長句寄彥文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