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涎”的成語(15個(gè))
本文整理了涎皮涎臉、口角流涎、垂涎欲滴等含“涎”的成語15個(gè),其中“涎”開頭的成語7個(gè),“涎”結(jié)尾的成語3個(gè),“涎”在中間的成語5個(gè),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涎”開頭的成語【第1句】:涎皮涎臉[xián pí xián liǎn]
【解釋】嬉皮笑臉;厚著臉皮跟人糾纏。亦作“涎皮賴臉”。亦作“涎臉涎皮”。
【出處】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一個(gè)大嘴的黑人走過來,向姚長(zhǎng)庚涎皮涎臉伸著手說:'淡貝!淡貝!’”
【第2句】:涎言涎語[xián yán xián yǔ]
【解釋】厚著臉皮胡言亂語,撒賴。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四十四回:“那賈璉撒嬌撒癡,涎言涎語的還只管亂說。”
【第3句】:涎臉餳眼[xián liǎn táng yǎn]
【解釋】嬉皮笑臉,擠眉弄眼。形容輕佻相。
【出處】茅盾《虹》:“像衛(wèi)隊(duì)似的,梅女士前后左右總有四五個(gè)涎臉餳眼的惡少?!?/p>
【第4句】:涎皮賴臉[xián pí lài liǎn]
【解釋】厚著臉皮糾纏,惹人厭煩。
【出處】明·李開先《寶劍記》第十四出:“你在這青堂瓦舍里坐著,到也自在,你這等涎皮賴臉的,俺管監(jiān)的吃風(fēng)!”
【示例】黛玉將手一摔道:“誰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還這么涎皮賴臉的,連個(gè)理也不知道。 ——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三十回
【第5句】:涎臉涎皮[xián liǎn xián pí]
【解釋】嬉皮笑臉;厚著臉皮跟人糾纏。同“涎皮涎臉”。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21回:“月娘看不上,說道:'你真?zhèn)€恁涎臉涎皮的!’”
【第6句】:涎眉鄧眼[xián méi dèng yǎn]
【解釋】猶嬉皮笑臉。形容嬉笑不嚴(yán)肅的樣子。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三回:“涎眉鄧眼沒志氣的東西,沒有下唇,就不該攬著簫吹?!?/p>
【第7句】:涎玉沫珠[xián yù mò zhū]
【解釋】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濺的美麗景象。
【出處】唐·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
“涎”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口角流涎[kǒu jiǎo liú xián]
【解釋】形容對(duì)喜愛又不能占有之物的羨慕之態(tài)。
【出處】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題自詩與隆上人》:“學(xué)生睡法,飽飯靠椅,口角流涎,自喜以謂得其妙?!?/p>
【示例】已造成了玉液瓊漿,香醪佳釀。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五回
【第2句】:染指垂涎[rǎn zhǐ chuí xián]
【解釋】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貪饞。垂涎,流口水。
【出處】宋·呂祖謙《東萊博議》卷三:“至貴之無敵,至富之無倫,染指垂涎者至眾也。”
【示例】病民諸好各持兩端,觀望所立,莫不覬覦神器,染指垂涎。 ——《元史·郝經(jīng)傳》
【第3句】:饞獠生涎[chán liáo shēng xián]
【解釋】饞獠:罵貪食者。形容人之貪食。
【出處】宋·無名氏《宣和書譜·龍魚》:“袁義,河南登豐人,方侍衛(wèi)親軍,善畫魚,窮其變態(tài),得噞喁游泳之狀,非若世俗我畫,作庖中物,特使饞獠生涎耳?!?/p>“涎”在中間的成語
【第1句】:垂涎欲滴[chuí xián yù dī]
【解釋】涎:口水。饞得連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十分貪婪的樣子。
【出處】唐·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p>
【示例】但是在我這樣的一個(gè)窮小子看來,確覺得 這是一個(gè)不小的數(shù)目,而且老實(shí)說,確也有些垂涎欲滴! ——鄒韜奮《經(jīng)歷·貧民窟里的報(bào)館》
【第2句】:饞涎欲滴[chán xián yù dī]
【解釋】涎:口水。饞得口水都要滴下來了。形容極其貪饞的樣子。也形容非常眼紅。
【出處】唐·柳宗元《招海賈文》:“垂涎閃舌兮,揮霍旁午?!彼巍ぬK軾《將之湖州》詩:“吳兒鲙縷薄欲飛,未去先說饞涎垂?!?/p>
【示例】此時(shí)聽得子肅說有那樣的好煙,不覺饞涎欲滴。 ——清·姬文《市聲》第二十六回
【第3句】:饞涎欲垂[chán xián yù chuí]
【解釋】饞:嘴饞;涎:口水;欲:將要。饞得要往下滴口水。指人嘴饞,形容人眼紅。
【出處】宋·蘇軾《將之湖州莘老》:“顧渚茶芽白于齒,梅溪木瓜紅勝頰。吳兒膾縷薄欲飛,未去先說饞涎垂?!?/p>
【示例】她已經(jīng)饞到了饞涎欲垂的地步。
【第4句】:垂涎三尺[chuí xián sān chǐ]
【解釋】涎:口水。口水掛下三尺長(zhǎng)。形容極其貪婪的樣子。也形容非常眼熱。
【出處】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門,群犬垂涎,揚(yáng)尾皆來。”
【示例】這個(gè)孩子看見人家吃這些東西,總是饞得垂涎三尺。 ——葉君健《自由》十三
【第5句】:嘻皮涎臉[xī pí xián liǎn]
【解釋】形容輕佻嘻笑不知羞恥的樣子。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二十九回:“糖葫蘆嘻皮涎臉的答道:'我不到你那里去,我到我相好的家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