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享”的成語(yǔ)(16個(gè))
本文整理了享帚自珍、有福共享、坐吃享福等含“享”的成語(yǔ)16個(gè),其中“享”開頭的成語(yǔ)1個(gè),“享”結(jié)尾的成語(yǔ)3個(gè),“享”在中間的成語(yǔ)12個(gè),包括成語(yǔ)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享”開頭的成語(yǔ)【第1句】:享帚自珍[xiǎng zhǒu zì zhēn]
【解釋】比喻物雖微劣,而自視為寶。
【出處】唐·李善《上文選注表》:“享帚自珍,緘石知謬。”
【示例】文心結(jié)習(xí),享帚自珍,一集成書。 ——清·陳康祺《郎潛紀(jì)聞》第14卷
“享”結(jié)尾的成語(yǔ)【第1句】:有福共享[yǒu fú gòng xiǎng]
【解釋】幸福來(lái)共同分享。
【出處】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mèng)》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應(yīng)有福同享。”
【第2句】:敝帚自享[bì zhǒu zì xiǎng]
【解釋】猶言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不好,自己卻很珍惜。
【出處】清·包世臣《藝舟雙楫·書劉文清<四智頌>后》:“唯余事斯,素有微契,而敝帚自享,從無(wú)連篇累牘之作。”
【第3句】:有福同享[yǒu fú tóng xiǎng]
【解釋】幸福來(lái)共同分享。
【出處】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mèng)》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應(yīng)有福同享。”
【示例】我們約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攜,有福同享,有禍同當(dāng),不料他倒先來(lái)沾我們的光了。 ——茅盾《子夜》十八
“享”在中間的成語(yǔ)【第1句】:坐吃享福[zuò chī xiǎng fú]
【解釋】呆板單調(diào)地生活,消極地,被動(dòng)地生活,光吃和生長(zhǎng),別的什么也不干。
【示例】她就知道坐吃享福,不會(huì)自己干點(diǎn)事情。
【第2句】: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nàn tóng dāng]
【解釋】幸福共同分享,苦難共同分擔(dān)。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jì)。
【出處】《官場(chǎng)現(xiàn)形記》第五回:“還有一件:從前老爺有過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現(xiàn)在老爺有得升官發(fā)財(cái),我們做家人的出了力、賠了錢,只落得一個(gè)半途而廢。”
【示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不要說(shuō)只有這幾個(gè),就是再多些,我用了也不傷天理。 ——《文明小史》第二十回
【第3句】:坐享其成[zuò xiǎng qí chéng]
【解釋】享:享受;成:成果。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別人取得的成果。
【出處】清·葉廷琯《鷗陂漁話·葛蒼公傳》:“欲使他人干事,彼坐享其成,必誤公事。”
【示例】人要有勤奮自力,積極向上的精神,不可有坐享其成,好逸惡勞的思想。
【第4句】:吃苦在先,享受在后[chī kǔ zài xiān,xiǎng shòu zài hòu]
【解釋】吃苦的事情走在別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別人后面。
【出處】鄧小平《堅(jiān)持四項(xiàng)基本原則》:“不與群眾同甘苦,不實(shí)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從組織決定,不接受群眾監(jiān)督。”
【第5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chī kǔ zài qián,xiǎng shòu zài hòu]
【解釋】吃苦的事情走在別人前面,享受的事走在別人后面。
【出處】劉少奇《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同別人計(jì)較享受的優(yōu)劣,而同別人比較革命工作的多少和艱苦奮斗的精神。”
【第6句】:家有弊帚,享之千金[jiā yǒu bì zhǒu,xiǎng zhī qiān jīn]
【解釋】弊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rèn)為價(jià)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shí)用于自謙。
【出處】漢·班固《東觀漢記·光武帝紀(jì)》:“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wàn)數(shù),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第7句】:坐享其功[zuò xiǎng qí gōng]
【解釋】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別人的成果。
【出處】晉·袁宏《后漢紀(jì)·章帝紀(jì)下》:“鮮卑奉順威靈,斬獲北單于名王已下萬(wàn)計(jì),中國(guó)坐享其功,而百姓不知其勞。漢興功烈,于斯為盛。”
【第8句】:有福同享,有禍同當(dāng)[yǒu fú tóng xiǎng,yǒu huò tóng dāng]
【解釋】指患難與共,和衷共濟(jì)。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dāng)”。
【出處】我們約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攜,有福同享,有禍同當(dāng),不料他倒先來(lái)沾我們的光了。”
【示例】郭沫若《屈原》第三幕:“子蘭:我們將來(lái)一定要有福同享,有禍同當(dāng),你高興不高興?”
【第9句】:壽享期頤[shòu xiǎng qī yí]
【解釋】壽:壽命;享:享有;期頤:指百歲。享有百歲的壽命。
【出處】《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三國(guó)志·魏志·管寧傳》“舍足于不損之地,居身于獨(dú)立之處,延年歷百,壽越期頤。”
【示例】近日天象告變,公宜歸政天子,請(qǐng)老私門,庶幾名同旦詧,壽享期頤,子子孫孫,常作屏藩。 ——蔡?hào)|藩《南北史演義》第七十五回
【第10句】:家有敝帚,享之千金[jiā yǒu bì zhǒu,xiǎng zhī qiān jīn]
【解釋】敝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rèn)為價(jià)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shí)用于自謙。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光武帝紀(jì)》:“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wàn)數(shù),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示例】里語(yǔ)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見之患也。 ——三國(guó)·魏·曹丕《典論·論文》
【第11句】:配享從汜[pèi xiǎng cóng sì]
【解釋】舊時(shí)以孔子門徒及某些所謂“名儒”附屬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稱配享從汜。
【出處】《宋史·禮志八》:“國(guó)子司業(yè)蔣靜言:'先圣與門人通被冕服無(wú)別,配享從汜之人當(dāng)從所封之爵服。’”
【第12句】:壽享遐齡[shòu xiǎng xiá líng]
【解釋】遐:長(zhǎng)久;遐齡:高齡。形容壽命很長(zhǎng)。
【出處】《魏書·常景傳》:“以知命為遐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