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令的近義詞
[mark_b]
勒令的近義詞: 迫令
[/mark_b]
勒令的意思:勒令,漢語詞匯。拼音:lèlìng釋義:用命令的方式強制人做事。
勒令的拼音:[ lè lì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勒令:勒令,漢語詞匯。拼音:lèlìng釋義:用命令的方式強制人做事。
【第2句】:勒休:令官員退休。清 惲敬《書山東知縣事》:“巡撫、按察使相繼遷去,會大計,主者當知縣年老,官勒休。”
【第3句】:勒石:碑刻術語。指將法書鉤摹本背面加朱復印到石面上的工序。唐代碑刻上常有專款記載勒石者,如《懷仁集王書圣教序》碑末有“諸葛神力勒石”字樣。
【第4句】:勒兵:【第1句】:治軍,操練或指揮軍隊。《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 軍鼓譟勒兵,武安 屋瓦盡震。”《漢書·武帝紀》:“勒兵十八萬騎,旌旗徑千餘里,威震 匈奴。”《陳書·高祖紀》:“﹝ 高祖 ﹞於是勒兵鼓行而進。”明 屠隆《綵毫記·誓死不從》:“大王正宜戮力勤王,勒兵討賊。”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一:“十年二月,杭州 淪沒,將軍 忠壯公 瑞昌、副都統 果毅公 杰純 勒兵死守,鏖戰六日夜,卒復省垣。”
【第5句】:勒索:勒索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被害人使用威脅或要挾的方法,強行索要公私財物的行為。
【第6句】:勒馬:【第1句】:拉緊馬韁繩,使馬或奔馳向前,或緩步徐行,或回頭轉向,或臨崖急剎。
【第7句】:迫令:本歌劇'梧桐兩'旨在以現代角度,詮釋唐明皇與楊貴妃千年不朽的愛情悲劇。劇本主要依據清朝洪升的長生殿,并參照元代白樸的梧桐雨寫就,但又以另種觀點作了超寫實的轉換。歌劇遂循著舊劇故事線頭發展,新附加的心理層次由畢安生原創的法文歌詞呈現,有如電影中的蒙太奇,借以開創另一度的思索空間。
【第8句】:勒勛:記載功勛。
【第9句】:勒緊:兩個意思:第一,用繩子等物扎緊。第二,形容節省開支。
【第10句】:勒逼:勒逼,指強迫;逼迫。如:勒逼鄉下人入伙。
【第11句】:勒派:勒派就是指強行攤派。
【第12句】:勒抑:勒抑lèyì[forcesb.toreducetheprice]∶強行壓抑物價[extortandsuppress]∶勒榨抑制
【第13句】:勒死:以繩索纏繞頸項部,在繩索交叉的兩端,用自身體重以外的其它力量,如兇手(或自己)的雙手向兩側拉緊,或用某種機械的作用,使繩索絞勒頸項部,導致窒息死稱為勒死,又稱絞死。勒死為常見機械性窒息死亡之一。根據頸部勒溝的特征和勒溝下深層組織的損傷及其生活反應,同時伴有特殊的顏面征象以及明顯的窒息征象,鑒定勒死并不難,重要的問題是鑒別他勒和自勒。另外,勒死和縊死有時也應注意鑒別。
【第14句】:勒掯:成語,貶義,形容刁難、強迫等。
【第15句】:勒戒:勒戒的解釋就是吸食非法毒品的人被捕獲后勒令送去戒毒的意思。
勒令造句:
【第1句】:攔路搶劫者勒令那個女人把錢包交出來。
【第2句】:其中一個匪徒迅速掏出一把口徑為米的手槍用力指著我的頭,勒令我走到冷凍機旁,然后把我推倒在地,像執行死刑般從后面朝我頭部開了一槍。
【第3句】:中國政府于勒令停止犀角貿易,同年,販賣老虎身體器官的貿易活動也被嚴格取締。
【第4句】:不用說,他的遺著保管人并沒有遵從的勒令,但美國大眾依然對他頂禮膜拜。
【第5句】:為抑制高地價,政府針對土地競拍頒布了更為嚴格的措施,勒令央企退出房地產經營。
【第6句】:成都俱樂部去年受假球丑聞沖擊,被勒令降級,現在主教練王寶山也離開了球隊。
【第7句】:他被勒令退學,直接原因是他的行為不檢。
【第8句】:在這些違規歌曲獲得官方批準之前,中國所有的音樂網站都被勒令在之前移除這些歌曲。
【第9句】:針對麥克拉倫、豐田、雷諾、寶馬索伯和布朗GP,國際汽聯今日公布了參加明年賽事的截止時間,如錯過將被勒令退出。
【第10句】:但是他讀了不到一年,也就是十一個月,就因為仗義執言,遭到了勒令退學這樣一個處分,失去了學業。
【第11句】:由于老鼠泛濫成災,該旅館被勒令關閉。
【第12句】:我勒令你三天內搬出公司。
【第13句】:其中一個匪徒迅速掏出一把口徑為米的手槍用力指著我的頭,勒令我走到冷凍機旁,然后把我推倒在地,像執行死刑般從后面朝我頭部開了一槍。
【第14句】:因為賣假貨,這個商場被勒令閉市整頓。
【第15句】:這項技術處理大體積文件的能力開罪了美國電影協會。它勒令BitTorrent從網絡上撤下有版權保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