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崗的近義詞
[mark_b]
警崗的相關詞: 警世、警報、警乘、警署、警訊、警鐘、警崗、警示、警備、警動
[/mark_b]
警崗的意思:警戒的崗哨。
警崗的拼音:[ jǐng gǎng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警訊:危險緊急情況的消息。劉立凱《五四--六三愛國運動大事日錄·六月六日》:“上海 罷市警訊,自五日傍晚傳到 松 地后,是晚即有省立第三中學學生及東吳大學、圣經學校學生各向商會要求通知各商家一律罷市。”茅盾《過封鎖線》:“然而這里離敵人的據點太近,不能不時時準備,一聞警訊,就立刻上山。”
【第2句】:警崗:警戒的崗哨。
【第3句】:警報:警報:解釋為報警的通知或信號;先兆,預兆。引申詞義:警報器(警報器)指發放警報信號的器具。用于發放預報﹑警報和解除警報的信號。防空警報指戰爭期間為了預防敵方空襲而設置的報警系統。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城市受到空襲威脅時鳴響的提醒人們防空的警報。
【第4句】:警乘:警乘,讀音jǐngchéng,漢語詞語,指警戒車乘;為車乘警衛。
【第5句】:警械:人民警察按照規定裝備的警棍、催淚彈、高壓水槍、特種防暴槍、手銬、腳鐐、警繩等警用器械。
【第6句】:警探:執行偵探破案工作的警察。《評彈創作選集·王孝和》:“汽車上跳下來一伙人,有的是武裝軍警,有的是便衣警探。”《新民晚報》19【第90句】:【第3句】:3:“年輕、漂亮的女警探 多拉 被警長 瓊克 派去協助 漢默 偵破的第一個案子是:查出綁架市長女兒的歹徒。”
【第7句】:警備:jǐngbèi[guard]軍隊對駐防地區實行警衛和守備高度警備詞語解釋jǐngbèiㄐㄧㄥˇㄅㄟˋ警備(警備)警戒防備。《漢書·陳湯傳》:“南郡獻白虎,邊陲無警備。”宋葉適《始議一》:“其后耶律浸驕,繼遷始自立,邊益警備矣。”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十二》:“至于壞種,則警備極嚴,也未必就肯洗心革命。”
【第8句】:警動:驚動;震動。警,通“驚”。
【第9句】:警署:警察辦公的地方亦稱為警署,舊時稱為巡捕房或警察局。
【第10句】:警跡:見“警跡人”。
【第11句】:警示:警告;啟示:~后人。予以~。
【第12句】:警厲:見“警勵”。
【第13句】:警世:警戒世人,使醒悟:~之作。
【第14句】:警鐘:警鐘,詞語,讀作“jǐngzhōng”,指報告發生意外或遇到危險的鐘等。
【第15句】:警棍:警察執行任務時使用的特制棍棒。
警崗造句:
【第1句】:在中國、德國、法國、俄羅斯、法國、新加坡、意大利和美國,你們正試圖在賽博空間的疆域上建立警崗來擋住自由的病毒。
【第2句】:領導干部逐級負責制和民警崗位責任制,是現代警務機制有序高效運作的重要保障。
【第3句】:中新網電綜合外電報道,日本警崗制度以維持地方治安揚名海外,一度成為各國積極學習的榜樣。
【第4句】:香港興芳路交通意外傷者兒子呆坐警崗內等候母親消息。
【第5句】:急癥室醫護人員及駐警崗警員聞聲走出查看展開救援,最終須召消防員到場,合力將玻璃門略為托起,讓事主將腳拔出解困。
【第6句】:與此同時,上海警方還通過東方網等報警網站、報警崗亭共接收網民舉報網絡淫穢*情類線索。
【第7句】:新加坡警察實行三級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即警署、鄰里警局和鄰里警崗。
【第8句】:溫宏聲說,丹鳳縣從公安局長到辦案的刑警,一個個獲刑入獄,讓他這個在刑警崗位戰斗了大半生的老警察,不禁心低意沮,悵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