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寧割席文言文翻譯注釋 管寧割席翻譯和原文
管寧、華歆①共②園中鋤菜③,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④而擲去之。又嘗⑤同席⑥讀書,有乘軒冕⑦過門者,寧讀如故⑧,歆廢書⑨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⑩
——《世說新語?德行》
注釋:
①管寧、華歆(xīn):
管寧(158-241):字幼安,漢末魏人,不仕而終。
華歆(157-232);字子魚,東漢時任尚書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②共:共同,一起。
③鋤菜:鋤地種菜。
④捉:拾。
⑤嘗:曾經。
⑥同席:同坐在一張席子上。古人席地而坐。
⑦軒冕(xuānmi?n):指古代卿大夫所乘的華麗車輛。軒: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冕: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后來專指皇冠。
⑧如故;像原來一樣。如:如同,好像。故:原來。
⑨廢書:放下書。廢:停止,放下。
⑩子:你。
“非(不是)······也”:否定判斷句。
《割席斷交》譯文
管寧、華歆同在園中鋤地種菜,看見地上有一片黃金,管寧依舊揮動著鋤頭,像看到石頭瓦塊一樣沒有區別。華歆拾起金子而后又扔掉了它。他們又曾同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戴著禮帽坐著華麗車子的人從門前經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扔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割斷席子與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子非吾友也”這個否定判斷句表達的真正意思就是“志不同道不合,便難以成為朋友。”從注釋①看出,后來兩人確實選擇了不同的道路,管寧歸隱山林,不仕而終。華歆入世為官,官至尚書令,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