檉柳的近義詞
[mark_b]
檉柳的相關(guān)詞: 檉柳、柳丁、柳枝、柳黃、柳腰、柳鶯、柳江、柳風(fēng)、柳編、柳芽
[/mark_b]
檉柳的意思:落葉小喬木,枝條纖弱下垂,老枝紅色,葉子像鱗片,花淡紅色,結(jié)蒴果。能耐堿抗旱,適于造防沙林。也叫三春柳或紅柳。
檉柳的拼音:[ chēng liǔ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柳枝:【第1句】:柳樹的枝條。唐 岑參《送懷州吳別駕》詩:“灞上 柳枝黃,壚頭酒正香。”元 貫云石《殿前歡》曲:“夜啼烏,柳枝和月翠扶疎。”《紅樓夢》第二六回:“不期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鳥棲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yuǎn)避,不忍再聽。”巴金《抹布集·第二的母親》:“白的衣服、紅的凈水瓶、綠的柳枝,我都記得很清楚。”
【第2句】:柳影:柳樹婆娑的身影。
【第3句】:柳浦:【第1句】:植柳的水濱。唐 趙嘏《西江晚泊》詩:“茫茫靄靄失西東,柳浦桑村處處同。”
【第4句】:柳芽:柳芽是指柳的新芽;精美小巧的箋紙名,出自唐皮日休《奉酬魯望惜春見寄》、
【第5句】:柳州:市名。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中部,湘桂、黔桂、焦柳等鐵路交會處。人口77萬(1997年)。是全區(qū)最大的工業(yè)中心和交通樞紐,有機(jī)械、鋼鐵、有色冶金、建材等工業(yè)。風(fēng)景名勝有柳侯祠、魚峰山、馬鞍山等。
【第6句】:檉柳:落葉小喬木,枝條纖弱下垂,老枝紅色,葉子像鱗片,花淡紅色,結(jié)蒴果。能耐堿抗旱,適于造防沙林。也叫三春柳或紅柳。
【第7句】:柳床:以柳木做的胡床。
【第8句】:柳腰:指女子柔軟的細(xì)腰。
【第9句】:柳絲:指垂柳細(xì)長的枝條。
【第10句】:柳條:柳樹的枝條,特指杞柳的枝條,可以編筐、籃子等。
【第11句】:柳編:用柳條編制的工藝品,如果籃、提籃、食品筐等。
【第12句】:柳鶯:鳥類。身體比麻雀瘦小,羽毛主要為黃綠以至暗褐色,玲瓏活潑。常生活在森林草叢間,以昆蟲為食。
【第13句】:柳黃:【第1句】:指春柳嫩條。因柳芽初生為嫩黃色,故稱。
【第14句】:柳風(fēng):指春風(fēng)。
【第15句】:柳青:(1916-1978)陜西省吳堡縣人,現(xiàn)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創(chuàng)業(yè)史》、《銅墻鐵壁》等。
檉柳造句:
【第1句】:龍王廟里保留的一塊石碑上清晰地記載,皂河火神廟由官方重建于康熙四十九年,由此可以推測這一棵檉柳的年齡大概在歲。
【第2句】:實驗表明,戈壁灘上一棵檉柳便會如同一位孤膽戰(zhàn)士,一年能攔截流沙方米。
【第3句】:沙漠四周,沿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和田河和車爾臣河兩岸,生長發(fā)育著密集的胡楊林和檉柳灌木,形成“沙海綠島”。
【第4句】:同時隨著地下水位的降低,剛毛檉柳枝葉中MDA含量明顯增加。
【第5句】:任一種產(chǎn)于非洲和歐亞大陸的灌木和矮樹的檉柳,生有小鱗狀葉,開白色、粉紅色或紅色花朵并形成總狀花序。
【第6句】:甘蒙檉柳抗逆性強(qiáng),根系發(fā)達(dá)、萌發(fā)力強(qiáng)、耐干旱、耐鹽堿。
【第7句】:國出玉,多葭葦、檉柳、胡桐、白草,民隨畜逐水草,有驢馬,多橐駝,能作兵,與婼羌同。
【第8句】:若物種選擇檉柳,成活率不高,但可采用容器儲水植苗的方法提高成活率。
【第9句】:在活動團(tuán)體及聯(lián)邦政府生物學(xué)家想要做出補(bǔ)救前,這里的原生植物已讓位給具有侵略性的檉柳,本就瀕臨危及的魚類更是到了絕種的邊緣。
【第10句】:檉柳群落是黑河下游額濟(jì)納綠洲重要的荒漠河岸林,有河灘和沙地兩個亞群系。
【第11句】:檉柳一年三次開花,又名“三春柳”,是一種抗鹽堿、耐旱澇、抵貧瘠,改良土壤,美化環(huán)境,防風(fēng)固沙的優(yōu)良樹種。
【第12句】:檉柳又名三春柳,被譽(yù)為“堿地之寶”,是觀賞之佳卉。
【第13句】:檉柳群落是額濟(jì)納綠洲面積最大的群落類型,因而也是阻止、延緩綠洲沙漠化的最后防線,應(yīng)注意保護(hù)和撫育。
【第14句】:省工程咨詢研究院植物學(xué)專家何飛介紹,疏花柏枝屬檉柳科及水柏枝屬,為常綠灌木,冬季開花,根系發(fā)達(dá)且多生長在濕地、沼澤。
【第15句】:、崔木土等區(qū)域,分布有零星的裸果木、紅砂、檉柳、白刺及合頭黎等灌木樹種,覆蓋度在左右,人煙稀少,多為未利用的流動沙地、戈壁灘和風(fēng)蝕殘丘。
檉柳的詩句:
【第1句】:胡桐檉柳非奇特《畫葡萄引》
【第2句】:檉柳主下隰《古意四首(以下《金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