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蘸的近義詞
[mark_b]
飽蘸的相關詞: 飽經、飽了、飽和、飽綻、飽蘸、飽滿、飽食、飽餐、飽腹、飽飽
[/mark_b]
飽蘸的意思:充足地沾滿。
飽蘸的拼音:[ bǎo zhàn ]
近義詞的意思:
【第1句】:飽腹:吃飽肚子。
【第2句】:飽食:吃得飽,充分滿足了需要量。
【第3句】:飽覽:飽覽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博覽。
【第4句】:飽足:滿足。
【第5句】:飽漲:bǎozhǎngㄅㄠˇㄓㄤˇ飽漲(飽漲)飽滿。茅盾《第一個半天的工作》:“突然有個白布制服的人捧著個飽漲的文書皮包匆匆走進辦公室來。”
【第6句】:飽蘸:充足地沾滿。
【第7句】:飽和:飽和的拼音是bǎohé,英文是satiate。指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溶液所含溶質的量達到最大限度(不能再溶解),或空氣中所含水蒸氣達到最大限度。也表示猶充滿。指事物達到最高限度。
【第8句】:飽綻:bǎozhàn飽綻(飽綻)飽滿得像要裂開。魯迅《吶喊·藥》:“康大叔見眾人都聳起耳朵聽他,便格外高興,橫肉塊塊飽綻。”
【第9句】:飽學:飽學,指學識淵博,亦指博學。見《牡丹亭·延師》:“昨日府學開送一名廩生陳最良,年可六旬,從來飽學。”
【第10句】:飽嗝:undefined
【第11句】:飽飽:飽飽,同寶寶。這個詞來源于寶寶,但是區別于寶寶。飽飽并非是寶寶的賣萌用語,而是陳偉霆的粉絲(女皇)對陳偉霆的愛稱。
【第12句】:飽嘗:飽嘗是中國漢語里的詞匯,【釋義】(1)[havefullytasted]∶遍償。飽嘗佳肴,(2)[havehadexperienced]∶倍嘗,長期忍受或經歷。飽嘗辛酸苦痛
【第13句】:飽滿:飽滿,指豐滿;充實;充足;充滿感情的。語出《史記·樂書》:“天子躬於明堂臨觀,而萬民咸蕩滌邪穢,斟酌飽滿,以飾厥性。”
【第14句】:飽餐:飽飽兒地吃:~了一頓。
【第15句】:飽受:屢次遭受;充分經受。
飽蘸造句:
【第1句】:先生有一個習慣,當晨光初露時,他一手持帖,一手持長鋒,飽蘸面盆中洗過臉的水,躬身懸臂,在水泥地或大青磚上,輕重疾徐,收放藏露,運化得游刃有余。
【第2句】:春深是要在水村山郭,才能一覽夢里夢外山色圍屏的幽靜,才能邀一輪清月進屋,共賞一樹桃夭睡意綢繆。這一時,你聽那淺淺的囈語,是桃一筆一畫的書信,飽蘸著從詩經里流出的胭脂河的水,敘著舊夢如歡地寫。白音格力
【第3句】:小冰飽蘸濃墨,覺得一股墨香撲鼻,靈感便從天而降,筆走龍蛇,寫下一首七絕。
【第4句】:大筆如椽,飽蘸熱血軍人長歌,壯懷激烈。
【第5句】:伴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浪潮,宏福人以飽蘸激情和執著之筆,濃墨重彩地描繪出了宏福事業的絢麗畫卷。
【第6句】:只見一個男同學走上臺來,不聲不響地攤開一卷白紙,提起飽蘸濃墨的毛筆,略微沉思一下,龍飛鳳舞地畫起來。隨著毛筆的不斷瀉染,畫紙上出現了一匹栩栩如生的駿馬。它昂首奮蹄,顯示出一股不可阻擋的巨大力量。
【第7句】:在如此瑰美的早晨,我們又和國旗相遇,當她飽蘸著革命者和建設者鮮血的火紅的身影隨風飄揚的時候,我們感受到了她的成熟,她的男性般堅實的臂膀,她的母性般溫柔的胸懷,我們深情地致她一個敬禮,隨即奉上的是我們一片祖國赤子的深情。
【第8句】:他以飽蘸感情的詩筆謳歌大自然,詠贊自然界的光景聲色對人類心靈的影響,被雪萊譽為“謳歌自然的詩人”。
【第9句】: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生動地刻畫了陳奮強、梁蕉林、蕭穎芬、林荔根、莫逸萍、鐘欣翰,以及阿梅,這批有志青年的感人形象。
【第10句】:燒餅出爐后,要用小米面或糜子面團飽蘸酥油在燒餅外層涂一遍,再擺到長長的鐵制杈子上回爐,以微火重烤一遍。
【第11句】:盛開的紅荷讓人眼前一亮,一絲輕暖的喜意涌上心頭。她那美麗的顏色讓人不知如何形容,猶如一枝飽蘸墨彩的畫筆點在花尖上,無聲的氤開,至淡而至無,透著那極致的東方神韻。
【第12句】:秋天,銀杏樹的葉子轉黃了,一陣風拂過,搖動一樹金片。抬頭仰望,就像大自然舉起了一支飽蘸金色油彩的大畫筆,要為藍天畫一幅最亮麗的圖畫,讓人在“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秋天不僅精神為之一震。
【第13句】:他將紙裁成四小張,放置于桌上四角,朱砂硯盒擺在中央,提筆飽蘸朱砂,輕輕一揮,王村長只覺眼前一花,定睛再看,黃裱紙上已是符文密布。
【第14句】:多么動情而又精辟。這精辟是由平凡的人在平凡之間抒寫,在飽蘸濃墨,揮毫情感之際,把平凡涂成偉大,染成崇高,這偉大和崇高,在感恩的歲月里,像一幅經典的水墨丹青,超凡脫俗,人間無價。
【第15句】:就文官考試內容而言,近代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取代了八股經文,故參加考試的考生多為飽蘸新學之人。